2006-12-09

大天空瘋影展系列三:體現人與自然關係 NHK獲最佳影片


【記者沈伶鎂專題報導】「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中國魏晉時期文人陶潛,在《桃花源記》中描繪了一個令人心神嚮往的天地,那裡沒有衝突對峙,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諧又緊密。「Satoyam-a:Japan」s Secret Watergar-den」這部影片透過鏡頭帶領大家造訪日本現仍存在的世外桃源,亦因此獲得本屆IWFF影展最佳影片。

人間仙境真實存在

由日本NHK電視台所製作的影片「Satoyama:Japan」s Se-cret Watergarden」是今年第28屆IWFF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n-ternational Wildlife Film Festi-val)的最佳影片,此外還獲得最佳人與野生動物互動獎、另有腳本、水下攝影與音樂等三項優異獎。

評審認為,這部影片中所呈現的社群、人與自然界的互動,似乎僅存於人類古老記憶中,而在人類社會不斷以經濟操弄甚或摧殘自然之際,製作團隊米野勝、村田真一以及Satoko Nakahara-Saito等人,竟還能透過鏡頭帶領大夥兒在高度開發的日本國土上,找到這一隅真實存在的人間仙境,相當令人驚異。

在日文中「Satoyama(里山)」指的不是一個特定地點,它是鄰近人類社群且與人緊密相連的生態環境,是一處被人類使用了好幾世紀,卻始終維持人與野生動物自然和諧共存的地方。影片一開始,就營造出一種靜謐祥和的意象。透過寧靜湖面中的一葉扁舟,輕划出潾潾波光,悄悄帶出這曲人與自然的樂章。

生態維持平衡

日本京都(Kyoto)附近的琵琶湖畔,有一個小村落迄今仍維持數世紀以前的生活型態。溪河緩緩流經每戶人家,而大家也善用這個當地極其豐富的水資源,但是在這裡卻看不見竭澤而漁,有的只是知足惜福且物盡其用。

漁人每天划著傳統木船到湖畔看他所架設的漁簍,太小的魚不拿,每種魚數量最多只拿兩隻,多的就放在附近木板上,讓鳥類啄食。他們認為,每一隻跑到魚簍中的魚,都有牠存在的意義,目的在提供生態維持平衡,而非只為了滿足人類的口腹之慾。因此,有魚就帶回家,沒魚空手而回也很自在。

在這裡的每戶人家,幾乎屋後都有個小小的水窟,讓流瀉而過的溪水可以在此稍作停留。大家用這些天然水源洗滌衣物與蔬果,清澈可見底的溪水,還能看見魚蝦優游其中。這就好像從前我們在台灣再熟悉不過的景致,只不過現在大概只能於記憶中追尋,已經很難在水泥城市裡找到了。

這部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是,當漁夫夫婦將吃完飯後的盤飧置於屋後水窟待洗滌時,被水流沖刷而下的米粒,竟巧妙成為棲息在下頭的魚兒及蜻蜓幼蟲等生物的食物來源。當攝影師再透過鏡頭,讓大家親眼見識到這群生物的成長歷程時,著時讓人體悟到人與自然的關係竟是如此緊密。

時序依循著春夏秋冬走,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導演將這隅世外桃源用四季呈現。以農耕播種揭開春幕,以水鄉澤國象徵夏日,以木材資源代表秋天,而冬天的雪景則讓人與自然一同稍作休憩,期待下一個融雪日所帶來的盎然生意。

拍攝器材高畫質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NHK這部影片「Satoyama: Japan's Secret Watergarden」,除了故事取材巧妙外,製作團隊所使用的攝影設備,更是一大功臣。他們所用的是HDTV Format,是目前國際上所能拍攝出最高畫質的器材,但由於仍屬於實驗性階段,不少人覺得這只是過渡器材而不願投資。但日本卻因為率先使用器材,在不少國際影展中獨占鰲頭,屢屢抱回大獎。

人與自然究竟是何種關係,和諧依存亦或相互毀滅?NHK這部影片提供不少值得玩味思索的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