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1

國共內戰中民心向背癥結何在 


「近代中國宛如一座雲霧縈繞的歷史迷宮。當知識份子懷著救世的熱忱跨入它的大門,去探尋通向光明的出口時,他們不由得感到自己是在黑暗中摸索。到處都是陷阱,暗壁和死胡同,到處都是難以索解的現實悖論。」──許紀霖,《無窮的困惑──黃炎培、張君勱與現代中國》

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畫下句點,國民政府及蔣介石的聲勢亦因此膨脹至極。此時,國府兵力至少為共軍兩倍強,多數重要城市與領土仍在國府管轄下。其次,冷戰情勢亦使美國不僅協助調運部隊且駐守北京、天津一帶,並提供國府許多裝備補給。此外,經過整風運動後勢力高漲的中共已然得與國民黨抗衡,卻願於「雙十協定」大步退讓。再者,當時國民政府仍被視為「正統」,平心而論整體情勢對國民黨相當有益。然而,究竟為何這場曾被宣稱三個月得以消滅共產黨的內戰,卻反見國民黨在短短不過三年半中,兵敗如山倒?

我認為,國民黨戰敗之因,不僅是前線戰略失準,更出於對後方治理的無能。

毛澤東有句名言「切記不要打沒有準備的仗,不要打沒有把握的仗。」國共內戰初期,他曾判斷「同蔣介石的這場戰爭可能要打六十個月。六十個月者,五年也。」顯見中共謹慎應戰之姿。撇開戰略問題不論,經濟問題更是喪失民心的關鍵。通貨膨脹伴隨紙鈔發行量猛升不止,重稅政策與投機風氣,不僅使得鄉間飢貧交迫,都市富人對國民黨的支持力亦於實施貨幣改革後化為烏有。其中,本欲用來穩定物價的「金元券」,更令情勢雪上加霜,反倒擴大通貨膨脹致使半年內物價上漲了八萬五千倍。不過,在我看來,真正讓國府喪失民心的關鍵,則在其對待百姓與學生政策的失當。

首先,日本剛投降,國府便利用日人及其操縱的中國軍隊去打共軍,在1947年發佈戡亂動員令後,國民黨政府竭力徵發人力物力繼續進行內戰,無疑衝擊著民眾對於和平的企盼。其次,日本佔領區的民眾多被國府視為通敵漢奸,該區學生與教職員並遭申誡須接受思想改造,此舉無疑認定歷經日人統治的學生有罪,對於收攏民心實則無益。再者,國府輕視民眾的反內戰和平運動甚或施以鎮壓,導致知識份子漸漸與國府敵對,強力鎮壓知識份子更造成民眾離心離德。善用此勢的中共,遂闢所謂「第二條戰線」,漸漸壯大成較能得民心的政權。然而,為何中共至此能每戰皆有斬獲呢?

我簡單歸結原因如下。第一,知識份子懷抱救亡圖存理念,無論反共、親共抑或中立的學生,本著「以天下為己任」信念參與學運,發起一連串罷教、罷職、罷工、罷研、罷診等鬥爭,盼能趕走國外勢力並復甦國力。第二,中國社會傳統上向來傾向於支持並同情知識份子,因此任意對學生動武之舉都將遭受唾罵。第三,中共軍紀嚴明的形象,加上對於親國民黨青年的友善態度,獲得不少知識份子好感。更重要的是,中共懂得巧妙運用策略於幕後操控學運,並藉宣傳突顯國府無能,因而能孤立國民政府的統治。

我想,看待當時中共所以能籠絡民心的原因時,也許不能過分誇示中共實力,亦須檢視社會情勢。如同看待知識份子態度時,不能斷然以二分法認定留在中國大陸者為親共份子,離開者則全部力挺國民黨。余英時曾說,他認為中國知識份子對中共的誠服是中國現代思想史「最難索解的一頁」,也許可視為這段歷史的絕佳詮釋。


授課老師:關向光 報告學生:沈伶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