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9

台灣深海魚蓄養 12種全球首例


【記者沈伶鎂台北報導】湛藍深海究竟蘊藏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一直是科學家極力探索的功課,然受水壓等因素侷限,人們對深海環境的瞭解仍如冰山一角。不過,中研院昨日發表一份研究指出,台灣當前所蓄養的16種深海魚中,有12種乃全球首例成功蓄養之深海物種。

中研院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昨日召開記者會,發表目前台灣最新深海魚活體採集、運輸、蓄養及展示技術研究。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代主任邵廣昭博士指出,深海與太空乃人類積極探索新生命體的兩大領域,美國太空總署(NASA)亦專設深海生物研究單位,顯見深海生物受重視之程度。然而,與太空探測科技相比,深海探測所須兼顧變數與不確定性更高,例如受到水壓與水吸收光的性質,儀器所能探測到的最遠距離僅數十公尺,因此一直到近年投注大量資金研究並改良探測設備,方使科學家得以逐步揭開深海生命形貌。

雖然歐美日等國少數水族館已有10多年經驗蓄養或展示深海魚類,但深海魚類的採集、蓄養和展示仍有許多技術性困境有待克服,因此目前僅少數物種棲息深度全為深海,其餘國外所能蓄養以及展示的大部份物種棲息地,依舊以淺海與深海交接處的大陸棚緣種為主。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施彤煒表示,海科館為了進行深海魚活體行為、生理、生態和生物科技等方面研究,並以此提供國人得以參觀台灣深海魚活體,遂於2003年起委託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發深海魚活體採集、運輸、蓄養及展示技術。

歷經兩年,該計畫已成功蓄養16種來自龜山島海域水深200到600公尺的深海魚,而這項成果已與美日等國不相上下。

這16種成功蓄養的深海魚中,有12種乃全球首例成功蓄養的深海魚類,其中包括7種得以蓄養3個月以上。分別是粘盲鰻(477日)、沈氏副盲鰻(485日)、日本五棘鯛(666日)、深海鰩(345日)、囊頭魚由(121日)、無鰾魚由(207日)、梭氏蜥鮫(104日)。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葉信明表示,深海魚類撈捕上岸,常因壓力水溫變化過大,甚至一離開水面魚體便會爆裂而亡,死亡率極高且不易蓄養。不過令人雀躍的是,台灣深海蓄養技術具備數點優勢,例如就採集而言,不同於美日等國以無人潛艇或籠具採集,台灣利用底拖網採集可就個體數大量採集,並能同時採集數十種物種且不受食性影響。另外,我國已能以動物行為實驗首次證明深海魚類不受紅光干擾,促使潛艇上的觀察與眼部解剖上的推理獲得實證。葉信明說,在此次研討會所發表的台灣深海魚活體採集研究報告,亦為世界首度於水族缸中觀察深海魚的行為研究,而美國夏威夷大學深海魚研究學者J. Drazen除肯定該動物行為實驗部分極其獨特,並建議台灣可投稿至國際學術期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