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5

英荷


歐洲教育展開始了,很像跟國際旅展一起。總之,4日中午的世貿一二館很熱鬧,一館二樓是英國教育展,一樓是國際旅展;二館的一樓分別有歐洲教育展,還有牛肉麵展(很鳥的展覽);台北101還有人展(就是人潮很多擠得要命的鬼樣子)。

整體來說,英國教育展的感覺比較舒服。我想去的學校來了四間,倫敦大學學院(但我沒過去看,因為我不是特想去倫敦)、愛丁堡、雪菲爾、伯明罕,比較可惜的是諾丁漢沒來。除了倫敦大學學院那間我沒去閒聊之外,我跟雪菲爾的教授聊得最愉快,那教授真是又帥又親切阿~~~相較於歐展那邊的混亂,英國突然被我加分了50分,我發誓絕對是因為教授很帥的緣故。

呼,我喜歡的萊登也來了,還有阿姆斯特丹,當然還有烏特列玆那所荷蘭第一、世界前50名的頂尖大學。

儘管老師不斷勸說我去美國,說是那裡的學歷回台灣比較有用、校友比較多之類的,但我還是愛歐洲,無論是出於從未去過的綺麗幻想,或者是為了貪圖在各國旅遊的便利性,或者是討厭美國的複雜情緒,總之,我要去歐洲。畢竟,那張文憑有啥意義,我是最清楚的傢伙。

我想說的是,台灣是個海島,住在上頭的民眾不該讓自己成為孤島上閉關自守的人吧?世界那麼大,如果不趁有生之年好好嘗試與冒險,不斷退縮逃避,到最後我們還是只剩下大海,向國民黨躲避中共一樣,最後一步就是用來自盡?

不得不佩服這個海島上的居民熱鬧性格以及旺盛生命力,但這種狂熱到最後若只剩下某種令人窒息的壓力之時,就不是我喜歡的東西。很可笑吧,號稱民主自由,但卻不容許有人說出「我不愛台灣」這種話。偏偏,我就是個沒啥歸屬感的傢伙,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朋友們,我愛我人生旅途上遇見的人與事,但我卻很難說出我愛台灣。同樣的,我也說不出我愛哪個國家。

我愛的,是土地,是未經修飾的自然,還有上面的生物。

知道我怎麼看待自己的生活嗎?我把它當成一趟旅行,沒有起點與終點,而我始終是行走其間的孤獨旅人。這沿途,我當然會巧遇其他旅人,分享著彼此旅行經驗與感想,但終究我得自個走下去。所以,我工作是旅行的一部分,現在在C大也是旅行的過程,將來要去哪可能還有些模糊,但只要還有一口氣在,我始終可以繼續這趟人生旅程。旅行嘛,當然是艱困的,尤其是自助旅行。做好這層心理準備時,對於眼前的困境就會相當豁達。所以,我告訴自己「這沒什麼,本來就會遇到許多問題呀,這不正好是旅行令人又愛又恨的地方嗎?」

呵呵,我已經被很多人說「你怎麼那麼樂觀?」而我也養成了無所謂而為的習慣,管他有啥結果,想清楚就去作,作了就算了,哪來那麼多後悔與哀怨?對於過去,可以回憶,可以任各種情緒宣洩,但是無須將它帶進現在;關於未來,可以想像,可以擘畫各種願景理想,但是無須拿它來砸自己的腳。

挖靠,扯真遠。

還是回歸正題好了,雪大的教授真是又帥又親切,濃濃的英國腔以及溫柔態度簡直令人招架不住,恨不得馬上飛去英國忍受當地陰晴不定的氣候還有難吃又貴的食物。

如果從很個人的、很自私自利的角度來看我為什麼要唸書,那是因為我想旅行,而學生身分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這種半自由的流浪權力。為什麼東亞所?因為我對大陸充滿好奇,又是一個語言不成問題,費用不會太高,還保有豐富的自然環境之處,大概就是這種膚淺的理由吧。當然我有我關懷的事情,不過大家應該也很了,所以我就不贅述。(記得我小時候很像曾經說過不想去大陸,哈,我果真在變,而且變了不少。)

對一個旅者而言,不知名的國度總是吸引人。我可以想像,當我到了異地顯然也會哭么著想家,但總是要踏出去才有哭么的機會,是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