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4

唱首「正」氣歌。──當男友的價值觀受到同袍影響


又逛到一個有趣的部落格,是從大學同學的網誌連結出去的,沒想到這部落格主人我也見過面,應該也講過話。畢竟,我大學時候還挺常去合唱團閒晃,找阿Lu。下面轉貼的文章來自於:「正」氣歌。──當男友的價值觀受到同袍影響
。談到關於女為悅己者容這事兒,呼。大家自個看吧,應該會有些想法,或共鳴。

然後可以瞧瞧對岸同胞驚人的化妝技巧:http://forum.taobao.com/forum-77/show_thread----9597072-.htm。思考一下以貌取人可能會發生啥情況,呼。

像我就比較沒這困擾,因為我化妝前後差不了多少,頂多是眉毛出現與否。不是因為我天生麗質,而是因為我懶得化妝,也懶得花時間學,再加上皮膚不好無法濃妝豔抹,所以化淡妝的話頂多是眉毛清楚了些,泛紅不清楚了點,如此而已。話說回來,這樣我就覺得有點麻煩了。還有,我非常喜歡我的單眼皮,所以不會黏那啥鬼雙眼皮膠,我眼睛也夠大了,應該不用帶假睫毛硬撐。

呼,反正就是這樣,男人的觀念改變不了,自己又無法忍受,那就他分手了吧,不必責備他以貌取人,但也無須委曲求全。做自己,好自在。(我可是有活生生血淋淋的經驗阿,嘖嘖)






ooxxoox - 【生活采韻】 | 2007-03-27 21:26:55氣象
鼓勵此網誌:0  推薦這個部落格: 32


說到這個就有氣,今天要來討論一個「正不正」的問題。

最近我的男朋友(好啦,還是你們認識的那一位,我故意這樣稱呼,感覺比較生疏XD)向我坦言,他承認自己受到軍中夥伴的價值觀影響,當看見別人的女朋友都是正妹,而且都頗擅於裝扮外表(雖然老早就分手了),便不禁開始以某些問句諸如:「妳今天穿得好隨便喔。」「妳今天沒化妝對不對?」來要求我,必須在外貌上多花點心思。

最初聽見這幾句話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鼓膜和耳蝸,在我心底沉睡的那個超沒自信的小圈叉馬上就甦醒了,還直想責怪自己,嗚嗚,為什麼我生來就不是個正妹?為什麼總是得看著別人的無名相簿流口水?

其實天知道,我親愛的男友過去從未如此挑剔過我。以往,如果我穿了新衣服,他會以充滿愛意的眼神仔細端詳我,然後說:「很適合妳。」若我為他特地化妝,他卻一點都沒有看出來,傻傻地直到約會結束。我知道自己並不是個美女,於是深深為他「特殊」的審美觀感到無比驕傲──天哪!他的眼睛到底是「格」到哪一品種的蛤仔肉,未免也瞎得太徹底了吧!也因此愛得更加無法自拔。XD

去年底他報效國家去了,至今屆滿三個月,我們都瞭解軍中的男人形形色色,若有純粹的外貌協會會員,也絲毫不值得意外。也許他最近看過幾個弟兄女人的照片(分手之後的也算),放假回家時悻悻然地出來約會,看到自己的女朋友並無悉心打扮,只是隨意穿搭就出門(因為我只是去中壢補習、順便碰面吃碗牛肉麵,幹嘛要盛裝?XD),臉上也看不出濃郁的脂粉,於是他忍不住心生(微微的)厭棄,特別當自己心情不好時,講出來的話就不怎麼好聽。

將女友擱在客觀世俗的放大鏡下觀察,當然一點都不正。難道他一開始交往時都不明白嗎?我相信並不是。

我曾為此生過悶氣,還任性地說,那就別見面好了!然而經過一夜的深思,忽然有些觀念點醒了自己。其實,我並不想為了他那幾句話就卯起來減肥或打扮,特別那些話,是因為他被弟兄們影響才說出口的;接著──要是我真的認份地花枝招展起來,那樣的行動不只是在迎合男友,也是在強迫自己迎合弟兄們的價值觀。儘管我是如此明白,哪個男人不愛面子呢?但我更在意的是,就算自己在客觀上不是個正妹,但在他的主觀裡是不是最美的?就像男友每次約會都隨便亂穿,臉上也有痘痘,但我還是覺得絲汀是全世界最帥的男生啊!(怒吼XD)

我並非在為自己辯駁,或是為自己找不努力讓外貌加分的藉口,只是單純不願意為了別人,而讓自己變得不快樂。近半年來,我很喜歡自然瘦下來的自己,也很喜歡因此由衷發出讚美的他,連女性友人也忍不住稱讚我的「晚年愛美」,不知道他能夠瞭解嗎?真正的美,不應該只是庸俗的脂粉就能打造出來,曾經他厭惡只看外表的膚淺,如今自己竟也掉入這樣的迴圈。

那天我們站在書店門前,男友說我穿得好隨便,還問我是不是沒化妝(其實我每天出門都會打個粉底液),實在讓我大感意外,因為他過去未曾講過這種話。對我而言,這是一種變相的要求吧?要求我應該要隨時都化妝到讓他覺得我有化?:)我自詡是個心靈富足的女生,喜歡看書、看電影、看表演、聽音樂、創作,無論荷包再怎麼扁,也不忘為親愛的友人寫一張生日卡、準備一份小禮,那讓我感覺自己是漂亮的,無人可以取代。男友殊不知,我期盼自己的魅力該是建立在知性美之外,再加諸一種「悉心打扮之後更驚人」的感覺,否則要我為了特定的目的去打扮,那就真的不是我了。那麼倒還希望他不如分手,去追求其他女生──那種所謂符合世俗眼光中「正妹」,我不會阻止他,認真的。

寫這篇文章時,心情也愈來愈穩定,瞭解自己並不是非理性地胡言亂語。因為我如此明白,自己在這段感情中扮演何種角色,「講義氣」如我,還是會繼續每天寫信寄到軍中去,讓他享受被同袍嫉妒的快感(真的是每天,至今不曾間斷,如無意外也不將間斷),但如今在我心中,他易受影響的價值觀已讓我感覺有些失望(可能我們真的都沒見過什麼「世面」吧?XD),多希望男友可以更堅定自己的心念,可以堅定地相信自己的女朋友~是全世界最棒的呀!(再次怒吼XD)

否則,等他之後結訓下部隊、退伍、出社會、甚至到出國留學之後,必然會認識更多體面而美麗的人,那他的價值觀是否都要再一次次地受到衝擊而改變呢?我一向能夠堅定地對大家說:「雖然有些地方還是需要磨合,他也不高、長痘痘、衣服品味挺奇怪的XD,但我相信絲汀是全世界最適合我的男生,所以是全世界最好的男朋友!」所以忍不住要親口問他一句:對我,他也能有如此「自私的錯覺」嗎?還是非得努力說服自己的眼睛,才能說服自己的心緒?

上次在電話裡,我哭喪著對他說:「唉…還是等我瘦兩圈之後再跟你見面吧。」他直嚷著不要不要,語氣裡還透露著黏膩的耍賴。其實,真正想要無條件耍賴的應該是我自己吧!下一次見面,我還是會照平常的裝扮出現在他面前,應該不需要等到冬季了──因為我想讓他知道,就算沒自信如我,其實還是能找到自己的價值,而他,真的能夠看見嗎?:)

在即將滿25歲的前夕,我深切地微笑著,一面等待他的答案。





2007-06-23

細膩。


少了很多靈感。莫非那強說愁的歲月早已遠去,加諸身上的現實逐漸消磨了細膩與華麗文藻?腦子只剩下辯證與矛盾,卻吐不出那看似矯情浪漫的繪景描情之語。這是怎麼回事?成長必經之路,抑或腦子全盤翻轉?

可能高中時候讀太多李商隱,聽太多蕭邦,所以才有法子寫出那些細膩深沈的字句。我真的變了,很多。死亡果真帶給我不少教訓,儘管時間不斷推移,它仍持續影響著我,即便內涵不斷更迭遞嬗。

那些再也追不回的過去,拾不回的字句,就讓它遠走高飛吧。

2007-06-21

別問龍蝦有沒有?




「老闆,你們的風味餐是什麼?有沒有龍蝦?」…….
「啊!沒有喔?網路上不是說風味餐有提供龍蝦?」….

繼有沒有羊肉,有沒有路上走來走去的豬肉之後,龍蝦成了今年遊客詢問度最高的當紅鮮貨,被問煩了,我會嚴肅的對旅人說:「我們不鼓勵吃龍蝦,所以不賣龍蝦,因為如果大家都來吃龍蝦的話,那當地人可能就吃不到了」。

話說蘭嶼物資全靠本島,小島上有的不是要海裡抓的,就是要山上採的,想來容易,得來卻得全靠勞力與時間。沒有生鮮魚肉市場,有時買菜買米還真麻煩;肚子餓了,煮包泡麵倒是方便;想加點料,剛上岸的龍蝦正好派上用場,誰知這款常民吃法成了流傳坊間的蘭嶼獨特美食,引來老饕的遊客不斷詢問是否有龍蝦可吃?殊不知,蘭嶼的龍蝦與芋頭、山羊、蘭嶼豬一樣,可不像Seven的便當可以天天吃得到的呀!

雖然有些民宿常會提供龍蝦當風味餐,以展示民宿主人的熱情並與旅人分享蘭嶼的山珍海味,本是一番美意,無可厚非,然而經由網友好康相報後,前來詢問龍蝦的人多到令我厭煩;想想如果連餐廳都主打龍蝦來招徠客人,依照台灣人一窩蜂的求鮮本性,過沒多久我們大概只能用蝦米來煮泡麵囉!

記得前幾日,一位馬纜(蘭嶼的叔伯輩)帶了一袋子的龍蝦來問我們要不要買,原本想拒絕,沒想到馬纜卻拜託說,想給孩子零用錢。瞧瞧袋子裡有好幾隻還來不及長大的小小龍蝦,心想如果這些龍蝦拿來祭遊客的五臟廟,搞不好還會被嫌棄不夠大隻呢?所以,算了吧!只求別再問有沒有龍蝦了!




本文出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arlene77/3/1274373858/20061016213735/

雖說是舊文,但我想台灣這些饕客的心態可能還沒改變。

2007-06-20

腳尾米30分鐘版





影片說明:這是一部有關台灣電視新聞的紀錄片,內容是我們設計了一些假新聞事件然後誘發電視新聞媒體採訪,成果方面讓我們非常震撼,因為總共有4家電視台分別採訪了我們的假事件,而且在製作過程我們也發現了很多電視台的弊端,希望各位能做更有力的見證者。

這片應該是世新公廣系廣告組學生拍的,還挺有趣的,除了有幾個錯字以外。「必」打成了「必」;「授意」打成了「受益」。再來就是裡面的電視新聞畫面,電視台標題「物思情」打成了「物思情」。

挺有意思的一部片,花個三十分鐘看一下這群學生如何「製造」新聞吧!

BTW台灣媒體素質真的很差!裡面提到記者引導訪問,這就是我之前在宜蘭工作很不爽的地方,因為我身邊那位大哥就是這樣引導受訪者,甚至還要受訪者別說自己的話,改說這位攝影大哥的台詞。真是無賴!我多次跟他反應了我認為不該這麼做,他說是我年少無知經驗不足,哇咧,從此我就很瞧不起從銘傳大傳出來的人(當然不該打翻一船人啦)。

2007-06-18

(轉)性別與血型


性/別議題真是隨處可得。今天中午跟高中姊妹淘們聚會,大家談談近況。笨小童終於成功邁向她心中那條NGO道路(想當年我們還為了資本主義的問題在爭論不休捏,這奸商被感化了,呵呵),在華山基金會工作;賴小貞繼續當個認真負責又美麗的高中英文老師;陳小音則是到了老爺酒店掌控人力資源;李小瑩則是努力調和小學校園親師生之間的溝通。至於我呢,發現當隻米蟲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跟很厚的臉皮,呵呵。

對於跟男人交往後,隨即喪失了自己的姓名與主體性這件事情,我們普遍無法接受。本來是個有名有姓的傢伙(雖說姓名這也是父母給定的),交了男朋友後、結婚後,變成了「xxx的女朋友」、「x太太」這種事情,顯見這社會對於女人的輕視,女人依舊被當成男人的附屬品,無論言者或被指涉者本身有無覺察。

最近看了一堆畢恆達及何春蕤老師的書,發現很多書中所提的東西早就「內化」到我心中,看了他們的書除了猛點頭之外,就是大聲稱好。對於社會中的性/別歧視則是愈來愈敏感,現在該學會的則是如何微笑著反抗這些不公平對待。

下面是《小畢的故事》部落格中的文章。雖然跟我上面提的關係不大,但也挺有趣的。


2007/03/15


性別與血型

我就很好奇,巨蟹座的男人相對於不是巨蟹座的女人,誰比較顧家?而處女座的男人相對於不是處女座的女人,誰比較細心、有潔癖?

我認為把人分成男人與女人,然後說要男人像個男人,女人像個女人,這種論調就像是把人分成四種血型,然後說A型的內向、O形的固執;或者把人分成12種星座,然後說巨蟹座的顧家、處女座的細心一樣,都過於簡化我們做為人的複雜性格與社會處境。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口,有可能這麼簡單的劃分嗎?我就很好奇,巨蟹座的男人相對於不是巨蟹座的女人,誰比較顧家?而處女座的男人相對於不是處女座的女人,誰比較細心、有潔癖?

我們也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某個國中,三年一班的學生數學成績的分佈從40分到88分,平均70分,而三年二班的成績從42分到90分,平均75分,我們會說三年一班的學生比較沒有數學天分,所以應該專攻國文放棄數學嗎?可是為何將班級換成性別的男女,社會大眾卻可以自然地接受?這不是很奇怪嗎?就曾經有某個高中,女生班的數學成績勝過男生班,導師居然勸告該班女生,為什麼不把讀數學的時間,拿來讀歷史地理呢?我們也都無法接受,說黑人是不潔、不祥的,所以不能進入正在施工的地基,因為建物會因此而倒塌。每個人都知道這是明顯的種族歧視,那為何把種族換成性別,就得到正當性呢?

這類型的天生差異論,認為男生應該像男生、女生應該像女生的研究或論述,呈現了幾個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通常這些科學家只會研究社會中的弱勢/偏差者(看誰的界定),也就是沒有掌握權力位置的「他者」,所以白人說黑人比較笨、男人說女人比較情緒化、異性戀說同性戀是胚胎發育不正常。科學家為何不研究異性戀是如何形成的?資本家為何貪婪?政治人物為何愛說謊?看看他們的腦袋天生是否有所不同。

科學期刊大都發表男女確實或可能有差異的研究報告,男女沒有差別的研究似乎變成沒有學術價值。加上媒體對於男女大不同的高度興趣與關注,更加推波助瀾。同理,社會過於強調男女之間的差異,卻忽略了男人內部以及女人內部的自身差異。而二個群體平均數的差異,放到個人的處境,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有太多單一女性比另一個單一男性身高來得高(像林志玲這些模特兒,每個人都比我高大),也有許多單一男性比其他女性更容易迷路。我們為何要將人分成二類,然後要求他們玩不同的玩具、走不同的道路?曾為教育部長的曾志朗教授,就也相信男女天生大腦不同,天生喜愛的玩具也不同,所以他建議父母不要買錯玩具(例如給男生買娃娃、給女生買機器人),免得浪費錢。這樣衍伸出來的教育觀,不是很嵌制人性發展的空間嗎?

這種天生差異論的教育意涵為何?所以他們會說因為女生天生數理能力差,就不要浪費時間學數學了,反正怎樣都比不過男生;男生天生不會表達情緒,所以就不要責怪男生沒感情了。我同樣很好奇,如果相信男女天生差異,既然女人的語言能力天生優於男性,為何社會並不鼓勵女人成為外交家、文學系教授?為何電影預告片裡的旁白都是男人的聲音?

所以呢?很多科學的論述以及它的應用,實在與社會裡誰擁有權力位置(論述發言權)脫離不了關係。就像當同志用天生論來獲取同志的正當性的時候,恐同的異性戀者會說既然是天生的,我們就來做基因篩檢;當同志用性取向光譜或性取向是流動的說法來打破僵固的性別/性取向界線時,恐同的異性戀者就會說,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把同志送到醫院做心理矯治。論述與權力,怎麼分得開呢?


本文出處:小畢的故事__性別與血型 http://blog.sina.com.tw/hdbih/article.php?pbgid=20226&entryid=377722

赤子之心


只要你抱持著赤子之心,就會有好事情發生。

今天下午在家裡看了《托斯卡尼艷陽下》這部電影,不過電視廣告實在太多,所以看一半就作罷。雖然說整部片對我來說就像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個失意的美麗中年女子到了風景如畫的托斯卡尼,突然決定買下一個農莊,然後又在街上為了擺脫三個熱情的義大利男子,隨手抓到一個帥哥親了一口,然後跟這個男子譜出美好戀曲......。這種事情,實在就像天方夜譚。=, =

哪有那麼好康阿?!

但是劇中一些對話,倒是跟我最近心境很類似。我想大概就是那樣吧,其實我一直知道有那麼一群我不是很欣賞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以我不是很欣賞的態度在「活著」?但我實在沒必要因為他們這群壓根跟我沒干係的人,而讓自己惱怒,讓自己不爽,影響到自己的生活。畢竟,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態度,有自己的排序方式。我不過是一直將自己的眼睛遮住,然後告訴自己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非常有正義感,大家都有著自己的理想。但其實,事情沒我想像的那麼天真,我總是得先面對了、承認了那些黑暗面,才有可能平靜的繼續走著自己的道路,是吧?

所以,我何必跟這些路人計較呢?

他們可以在汲汲營營、處心積慮追求名與利之後,再來遺憾自己失去了生為人的價值與人生意義(也許他們至死都不會遺憾),那也不甘我的事。我本來就知道自己在走不大相同的路,那又何必為了路上這些雜石而煩惱呢?倘若我也在意這些人的言論,甚至因而不爽快,那豈不是很傻嗎?恩,我自己覺得很傻。畢竟,這是我的人生,我跟他們只是交會,偶爾。

我想,我會那麼不爽,可能是因為距離太近,逼使我不得不張開我的眼睛,告訴自己這世界上還是有這麼一大群「主流」的人活在這世界上,以那種唯我獨尊的方式生活著,用象牙塔的驕傲睥睨眾人。我不想一樣,那就勇敢走出自己的路,也沒必要計較那麼多,省點力氣去做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那才是重點。

所以說,感謝他們,讓我見識到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總是有些荊棘,總是有些不如意。不過,我沒那麼容易被擊垮呢,加油!

宜蘭真的好美,希望這種自然環境不要被破壞。這種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快樂,顯然不是那些競逐銅臭味的人們能體會的,對他們來說這只是偶爾的消遣,但對我們來說,這才是生活該有的品質。人生不過數十載,我才不想等老了沒力氣了再來「享受」呢!

呼,所以大家別擔心了,我只是將自己的不爽吐在這個空間,我會找到出路,也知道該如何調解。不過,真的很感謝大家的關心。好感動捏~~

2007-06-15

跳脫。


昨天晚上跟阿賢聊了好久,他7/22要去美國了,這一待可能就是四、五年。三十好幾了,毅然決然拋下穩定的工作,然後準備出國唸博士,我其實一直都很佩服他。更佩服的是,他那個永遠都非常樂觀的態度。

我們曾經一起面對過很惡質的攝影記者及一些前輩們的不友善(他們特別對於拿著碩士學歷去跑新聞的人很不友善),掙扎著新聞道德倫理跟長官喜好與收視率。那段日子其實比起在台北時更加緊張,因為地方新聞不會有公關公司寫好新聞稿等記者發佈,中央社記者有時候還得靠我們獲得消息來源。

後來,他決定要出國唸書,走學術研究道路。至於我,還是傻傻的相信新聞媒體可以聲張一點什麼正義。然而,卻漸漸發現,所謂的正義一方,存在著許多分歧態勢,很多人只是嘴裡喊著正義,實際上卻是個十足的偽正義。或是說,有些人自以為維護了什麼正義,實際上卻是以相當傲慢的姿態在面對一切。

不過,這跟我標題似乎沒啥關聯?

呵呵,就像我們所熟知的那段話一樣,在這個時代中,有感知能力的人總是比較痛苦些。其實就在我瞧不起那些汲汲營營者時,某種程度上我還真佩服她們這樣(似乎毫無知覺般地)在做這些事情。我發現我容易涉入過深,情感投射過多,以至於情緒總是受到影響。

那麼,我是不是該學習不在意這些人?反正她們跟我毫無干係,沒必要為了一些蠢事搞砸自己的生活。

well,這麼說來,又會被另一方說成是自我中心、個人主義,不懂得群體生活。我突然覺得,這真是我們這代人的痛苦。因為,我們學的是西方的那套倫理系統,但是卻得面對著比我們長一輩的人的不諒解,經常被指責成「只愛自己」「只在意自己」「只會先想到自己...」。

其實,我覺得這種指責很不公平。首先,大家成長背景不同,學習的事物及價值觀也不同。如果說「我們這一代」只是比過去更懂得表達、更願意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意見(無論是贊成或反對、滿意或不滿意),卻被指責為「不顧其他人感受」「傷害其他人感受」,那豈不是很冤枉呢?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個中國傳統文化/東亞文化(或什麼文化都好)的氛圍中,那種以任人唯親的情況。大家不談能力,只論輩分,只論關係。或是說,即便談到能力,最後衡斷的那條底限卻還是親疏遠近。這實在很可笑,很令人不滿。我們尊重前人的經驗,但所謂的前輩們也沒必要瞧不起後進者。時代不同,不能以過去那套標準來審視現在的人,更別企圖用一套價值觀來壓制另一套價值觀。

呼,不過上面要提的事情跟學校發生的事情關係不大,跟職場上發生的事情關係較大。但其實在一般人際往來間也經常可見。

其實,說到底,還是那種對於異己的包容心。既然我要求不了其他人包容我這異己,但至少我可以學習不跟她們一樣,而是學習體諒這些人的短視近利及誤解。是吧?

我倒不是為了逃脫這些討厭的情況才出國,而是我真的很想離開這個島嶼,到天涯海角去瞧瞧。這是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有生之年可以到處旅行。畢竟,對我來說,人生不該只是被工作、婚姻、金錢...綑綁住的日子,還有些夢想可以追尋。反正,我就是喜歡啪啪走,喜歡跟不同的人事物打交道,喜歡聽到許多不同的故事。對於那些所謂上層精英份子的言論,我其實興趣不大,特別是那些眼中只有利潤與成本的人,我想我們可能無話可談。

所以,大家別擔心,雖然我的文章看起來很激動(我實際上也激動了一陣子),但我發洩完就好多了。這也許是我該學的課題,就是如何看淡身旁的一切事物,無論我喜歡或不喜歡,好好讓自己快樂充實活著比較重要。那些不重要的人事物,不需在意,不必迎合。




2007-06-14

走。


阿陶七月要出國了,到美國念MBA。
阿賢七月要出國了,到美國念傳播博士。
阿穎七月要出國了,到美國念生科博士。

再來是阿成,預計明年秋天去美國念環工博士。

小恩前不久去英國念博班了,不知道好不好玩。
阿德也在美國待了快一年,不曉得情況如何。

我們這群寄托(GRE&TOEFL)夥伴,大家一個個離開了,離開這座島嶼,追尋著心中的夢想。呼~再來就是我,自己設下的底線也接近了,該是好好思考細部內容之際。畢竟,花太多時間關注那些事情,有點無聊。我的目光早就望向遠方,剩下的是如何實踐了。

加油!


2007-06-13

【抱怨】這種情況...


內文也是一篇轉自BBS的文章,這篇文章跟我這學期做的一份報告有關。總之,這可以讓我們看見幾件事,宿舍管理制度的實際執行效果因為性/別的差異而有所不同;這種差異不僅是社會性/別慣習的反映,同時也再次的左右、複製了這套性/別邏輯;而針對下文讓我們看見的則是,人們如何因為一個人的性傾向、性別認同與異性戀社會慣有模式不同而排斥這群「非我族類」。

扣聯到最近那起跟我自身相關的生理痛事件,我想這個異性戀霸權的父權社會,仍有太多人有意無意的將女人視為低賤的群體,也因此跟女人有關的東西都是不該在公共場合討論的,是不屬於公領域的,而是私領域的東西。女人的事情不登大雅之堂,必須偷偷的講,否則就會相當羞恥,相當沒面子,甚至還可以被視為是髒話。

然而,對我來說,最可惡的還是在於將女人視為男人的附屬品。

我最惱怒的就在這了。別以為我跟一個男人交往,就代表我是那男人的所有物,把我當成是男人的附屬品,欲藉此抹滅我個人存在的價值。那也許是你們看待愛情或婚姻的方式,也許是你們「菁英階級」的遊戲規則,但我不吃這套,我們兩個都不吃這套。人與人間的往來,怎麼能用性/別來區分彼此的尊卑貴賤呢?男人沒有比女人尊貴,女人也沒有比男人高貴。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尊重,我不是那種鄉愿的人,更不懂得什麼是以德報怨,倘若你不尊重人,也甭想我尊重你。








作者 roctomgod (Xd) 站內 grumble
標題 【抱怨】這種情況...
時間 2007/06/12 Tue 17:39:00

帶女生回來我沒關係 但是今天你帶個男生回來

在我可視範圍內親密 太過分了

也許你改帶個正妹我比較沒意見



--
為了不要讓你這種狗雜碎當選

我決定要去投票!!

狗雜碎!!小心我肛了你

乖狗狗~怎麼你沒上T大呢?



--
╭ From: BigH.dorm8.nccu.edu.tw ◎──────────╮
└──◎ Origin:政大資科˙貓空行館 bbs.cs.nccu.edu.tw ┘

[長恨] 社會的現實


我以前也以為 bbs 會愈來愈沉寂,沒想到居然如此熱鬧阿。呼,看到有趣的人際互動情況,也看見了一些值得深究的文字內容....

下面轉載最近在政大貓空grumble看見的文章,這文章實在令人想要找出事件主角...




作者: mhb2266.bbs@ptt.cc (mhb2266.bbs@ptt.cc)
標題: [長恨] 社會的現實
時間: 2007/06/11 Mon 22:29:32

作者: waltervic (Halu) 看板: Hate
標題: [長恨] 社會的現實
時間: Mon Jun 11 17:31:40 2007

[長恨] 類別是給有恨意的長文專用的喔!要注意不要誤用了:) 可按ctrl+y刪除
文章內容以超過兩面300字以上為佳 以內請勿使用長恨 謝謝你對黑特的用心:)
再亂用就會被砍掉-_- 很多人寫信申訴了....╮(╯_╰)╭再講不聽,就刪文了。
----------------------------------------------------------------------
今天是申請雙主修的面試

本來以為我對那個系課程滿腔的熱情可以換個我走出門的笑臉

不料

我現在卻只能自己躲著掉眼淚

拼了整個上學期

好不容易拿了個書卷

自以為的覺得這樣我的雙修路會更平穩

原來先天的殘疾比努力更讓人注意

所有先天的局限都不可能改變

再努力也是一樣

面試時候我很坦然的告訴口試的教授

我是視障生

一個教授邊吃著麵包邊問我說"喔?!什麼是視障"

我很尷尬的告訴他

就是眼睛不是很好

他說:"喔?!那你還要申請雙修喔?不用了啦..."


當下的我傻眼了.............


他接著告訴我:"這是你天生的侷限那也沒辦法..你不用來了啦"


我試著要解釋

我可以付出更多努力

他們只是告訴我

"你這樣到社會也是沒有公司會用你"

"誰會想用一個會反過來製造問題的人"



我的解釋

我的努力

全部

全部



都因為"這是先天的局限"而推翻了


那你為什麼不要直接跟我說那你為什麼不去自殺

好換來一條更普通的生命?


為什麼有熱情跟努力還是不能給我機會


就算我可以答得出馬斯洛理論的缺失

就算我可以告訴你現在主修的有多少可以和雙主修的課程搭上邊



難道這一切就得因為你這個無知的錯誤認知而被忽視

你告訴我

你以後什麼都做不了

你生活都有問題


那我為什麼現在還可以坐在這裡

生命比較重要?

我寧願用我的生命去學習

你卻因為狹隘的無知

把我擋在門外

你的目的是要讓我提早熟悉社會的現實嗎?

你竟然可以拿著我的成績單無視我的努力


一派輕鬆的告訴我


我們不會收你


不管我怎麼解釋都是如此

難道這就是我生下來的命運?

不斷被歧視

終將一事無成


現在的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

不知道怎麼去面對自己的夢想

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一點徵才時的錯誤認知

結果呢?

我自己竟然先成了那個犧牲品


這樣的結果真的只是告訴身心障礙者

命運是這樣

你無權改變


連做個平凡人都做不到了有什麼資格去要求要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我好灰心

灰心到很想換條生命


回想過去自己的努力

今天幾句話就被蓋在桌上



而我卻只能轉身離去的時候掉淚



我試過要抵抗社會的現實

我讓自己表現得更突出


終究


還是不敵社會的現實而掉下眼淚


感謝兩位教授讓我在學校就能體驗到如此實境的社會經驗...

我難過又能如何...


夢想還有一切都將改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06.10


2007-06-10

不發怒


該怎麼見到那種唯利是圖的傢伙而不發怒呢?該怎麼忍住自己滿肚子的火,而不去揭開那群利益共同體的可憎嘴臉呢?這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多小人,運用教育的手段蔓延著他們的既得利益共榮圈。這些人在塔裡面玩著他們自以為高級的遊戲,一手拿筆一手拿錢,這就是學術?

我的修養顯然不夠好,就是很難不發怒,很難視而不見。但你也別想收買我,別白費心機。

2007-06-09

國際組織譴責解雇《成晚》編輯





2007年06月0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13北京時間 21:13發表



刊登了向六四母親致敬廣告的六月四日版《成都晚報》

無國界記者組織譴責中國當局因一家地方報紙刊登一小條紀念六四天安門民主運動廣告便解雇三名編輯的作法。

《成都晚報》在六月四日版的報紙上刊登的一條小廣告"向堅強的六四遇難者母親致敬!"(見照片右下角分類廣告文字部分)。

據悉,由於中國媒體對六四事件十八年的徹底封殺,使得不少年輕人根本不知道六四是什麼東西,而本次同意發表廣告的年輕編輯其實並不理解廣告的含義。

廣告剛剛刊登出來時,一些海外媒體還猜測是否北京在六四平反問題上或許有所鬆動。特別是六四當日北京當局還首度允許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到兒子遇難處祭奠。

不過,報紙編輯遭到解雇的作法至少顯示,六四仍然是北京方面一個不可觸動的禁忌話題。

這一小則分類廣告六月四日出現在《成都晚報》第十四版右下角。

消息傳出時,《成都晚報》員工在接受BBC中文網記者查詢時表示,可以回答記者任何查詢,但不會就分類廣告此事作評論。

這位職員表示: "任何人、任何部門都不會就此事作評論。"


本文出處: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730000/newsid_6734400/6734497.stm

天津政協主席宋平順自殺身亡






2007年06月09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2:28北京時間 10:28發表

中國天津市政協主席宋平順因"經濟問題"在接受調查期間自殺身亡。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星期五(6月8日)報道,62歲的宋平順是在本月4日被發現死亡。

他是文革之後首位自殺的中國正部級高官。

新華社指出,有關部門獲得關於宋平順貪污的報道,正著手對其進行調查。

路透社引述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說:"他服用過量安眠藥。"

這位官員透露,宋平順被發現時已死在睡床上。他說,宋平順因"經濟問題",所以自殺。

之前有報道稱宋平順是在天津市政協辦公樓墮樓身亡。

宋平順自1983年起先後任天津市公安局一處副科長、副處長、市公安局副局長、局長、天津市副市長、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等職位。他是在2003年1月出任天津市政協主席。

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本月3日,當時他參觀了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javascript:void(0)
立即儲存
本文出處: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730000/newsid_6736500/6736551.stm

2007-06-05

“六四”18週年前夕,“天安門母親”發表座談紀要全文


中國人權新聞發佈

2007年5月31日

  中國人權受國內“天安門母親”群體的代表丁子霖委託,發佈《天安門母親:“六四”18週年座談紀要》(以下簡稱《紀要》,全文附後),表達他們的心聲和訴求。



  “天安門母親”群體首次採用座談會形式紀念“六四”。座談會於5月24和26兩日舉行,由丁子霖教授主持,共有20多位難屬參加。《紀要》全文長達1萬3千字,詳細記錄了“天安門母親”群體的感受和立場,尤其是對香港民建聯主席馬力否認“六四屠殺”的憤慨之情。

  除了前言與尾聲,全文分五節。在第一節“否認‘六四’屠城,天理難容”中,丁子霖、張先玲、馬雪芹、杜東旭等難屬用一樁樁親眼目睹的血的事實,嚴詞駁斥了馬力“不是刻意殺人”的謬論。他們分別講述了自己上中學的兒子如何中彈倒地解放軍軍官還不准搶救、19歲的女兒如何被軍人追到胡同裏開槍射殺、老伴如何沒倒在朝鮮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軍隊的槍口下的慘況。 (六四檔案/2004)

  在第二節“共產黨把我們當敵人”中,難屬們描述了公安警察多年來對他們的監控與騷擾,譬如周淑莊雖已半癱瘓,靠輪椅行動,但警察還是不放過她,每逢清明、“六四”,都對她嚴密監控,不許出門。《紀要》說:“中共當權者至今不肯放棄傳統的階級鬥爭觀念。在他們眼裏,‘天安門母親’群體正是一個與其政權敵對的群體。他們不敢公開取締,就實行嚴密的監控,剝奪其行動自由。” (64memo.com/89)

  在第三節“該做什麼,還做什麼”中,天安門母親群體重申十餘年來堅持的三項要求:公佈真相、道歉賠償和司法追究。關於賠償,難屬在發言時稱可以接受政府給的一些生活補助,但不能接受任何附加的政治條件,譬如閉嘴、不再追究等。

  在第四節“激進與漸進”與第五節“痛苦的抉擇”中,“天安門母親”群體主張和平、理性地爭取自己的權利,漸進解決“六四”問題。針對當局採取拖延和緘默的策略,難屬們在表達了內心的痛苦與矛盾的同時,達成共識:堅持理性、和平的漸進方式。丁子霖說,“文革樣板戲中有句唱詞:‘仇恨入心要發芽’;對於我們來說,同樣是‘仇恨入心’,同樣要‘發芽’,但是這個‘芽’長出來的不是偏狹的報復心,而是尋求公平、正義的平常心。” (六四檔案 - 89)

  中國人權堅決支持“天安門母親”群體提出的理性、和平、漸進地解決“六四”問題的訴求,呼籲國際社會繼續高度關注他們的艱難處境。中國人權執行主任譚競嫦說:“真正的和諧社會無法建立在過去非正義的基礎上”。隨著2008奧運的來臨,中國人權呼籲中國政府認真對待作為其公民的“天安門母親”群體提出的公佈真相、道歉賠償和司法追究的要求,採取具有建設性的措施,以最終解決“六四”問題。 (64memo中華富強-2004)

  中國人權是由中國的學生和學者于1989年3月創立的一個國際性的、非政府的監督和呼籲組織。中國人權的宗旨是促進在中國實現國際公認的人權,並使之受到制度性的保護。

附:天安門母親:“六四”十八週年座談紀要




  “六四”十八週年前夕,在京的20多位天安門母親和受難親屬聚集在一起,就大家關心的話題,交流看法,傾吐衷腸。參加這次座談的有:丁子霖、張先玲、徐玨、尹敏、張振霞、尤維潔、黃金平、吳立虹、張豔秋、付媛媛、甯樹平、軋偉林、袁淑敏、馬雪芹、高婕、蔣培坤、趙廷傑、杜東旭、錢普泰、周國林等。另有幾位難友因病缺席。由於出席人數較多,座談分兩批、兩次進行。 (64memo中華富強´89)

  這次座談由丁子霖、張先玲兩位主持。座談開始,丁子霖簡單地說明了這次座談的緣起。她說:十多年來,我們“六四”難屬每到春節都有一次聚餐會。我們相約,在餐會上不談令人傷心的事情,讓大家與所有北京市民一樣,高高興興過一個年。因此,參加餐會的難友也就沒有機會把平時壓在心裏的話痛痛快快地說出來。為了彌補這個缺憾,今年年初大家商定,在適當的時候再把難友們聚在一起,說是聊天也好,座談也好,總之是讓大家說說自己的心裏話。今天的座談,就是根據年初的決定安排的。現在臨近“六四”,大家聚在一起,也是對我們死去的親人、對亡靈們的一種追思和緬懷。 (六四檔案 - 1989)

  丁還表示,以往每到週年,我們都會以公開信的方式發出自己的聲音,今年改變一下方式,讓大家都說說,沒有題目,暢所欲言。會後我們把大家的發言做一些整理,公諸於眾,這同樣是發出我們的聲音。前些時候,有人指責天安門母親不夠勇敢,只知道每年給中共領導人寫寫公開信,並說這是跪求共產黨。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不必在意。我們該做什麼,還做什麼,不必去聽別人的指揮。 (64memo反貪倡廉-89)

  丁向出席座談的難友通報了近來海內外發生的一些與我們難屬群體有關的事情。

  她重點談到了前不久香港民建聯主席馬力向媒體發表言論,否認“六四”屠城這件事。她說,馬力的那個發言激起了香港地區及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廣泛批評和譴責。為此,經商議,我們已經以天安門母親群體127位受難者和受難親屬的名義發出嚴正抗議。由於此事很急,來不及在難屬群體中廣泛徵求意見,今天把這個抗議書的文本發給大家。有關馬力事件的詳情,大家可參閱今天印發給大家的有關附件。 (64memo祖國萬歲-2004)

  另外,丁子霖還表示,“六四”大屠殺已經快十八年了。在以往的歲月裏,天安門母親群體經歷了各種艱辛和磨難,但也使我們開闊了眼界,瞭解到國內國外、整個世界的許多事情,大家對一些事關中國未來走向的問題也漸漸有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十八年來的艱苦抗爭,逐漸使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懂得了怎樣去為死者尋求公義,怎樣去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利。 (六四檔案´89)

  丁子霖說,在漫長的歲月裏,作為“六四”慘案的受害者,我們所遭受的折磨和煎熬,不僅是生活上、經濟上的,而且也是精神上、心靈上的。在座的難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在怎樣看待當年的那場大屠殺,怎樣爭取“六四”問題得到公正、合理解決等問題上,我們常常處於一種情與理的衝突和搏鬥之中。這對我們這些受到過巨大傷害的人來說,可以說又多了一份錐心的痛苦,這需要我們具有一種更為巨大的勇氣和堅毅,一種超越仇恨和冤懟的忍耐。在我們群體中,也常常在一些問題上產生不同的看法與主張。然而,正是在這種不同意見、看法的碰撞和爭論中,才使我們逐漸達成了一些最基本的共識,並使大家凝聚到了一起。今天,在這個座談上,我們仍然希望大家無保留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64memo中華富強´89)

  丁子霖說完後,張先玲作了補充。她說,我們不是什麼大人物,也沒有什麼太深的理論,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說的都是大白話,那就隨便說,一句、兩句都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們不是提倡“說真話”嗎?那我們就直話直說,都來說真話。

  下面就是這次座談的紀要:


(一)否認“六四”屠城,天理難容  △
  這次座談一開始就把話題集中到了香港民建聯主席馬力關於“六四”事件的那一番謬論。發言者指出,馬力為了向中共當局邀功請賞做奴才,竟敢明目張膽地否認 “六四”大屠殺的事實。他不是“六四”後出生的小青年,看上去也有四、五十歲了,他不可能不瞭解當年大屠殺的真相,但他故意要掩蓋這種真相,這是不折不扣的為虎作倀。

  過於這件事情,丁子霖作了詳細介紹。她說:這個馬力等於起了號召作用,今年本來不是20 週年,也不是15 週年。但這樣我們就更要站出來說話。今年紀念“六四”,我們的主題是“打破六四禁區,還原六四真相”,為此,我們在三月份,整理出了60多組照片,其中大部分是死難者的照片,生前的,遺體的,也有我們天安門母親群體活動的照片,本來準備在香港十八週年紀念活動時辦一個“六四真相”圖片展,讓香港同胞記住這些死難者。這倒好,這個圖片展提前展出了。應該讓馬力去看看,讓民建聯的大佬們和曾特首去看看,不是屠城,怎麼會死那麼多人!不是“刻意殺人”,怎麼會死得那麼慘!馬力還紅口白牙地說如果相信坦克把人壓成肉餅,可叫人“揾只豬去試”。這話說得實在太冷血,太沒有人性了! (六四檔案 - 89)

  丁說:我們在抗議書中,指出馬力的言論是對“六四“死難者的惡意誣衊,是對我們死難親屬的肆意傷害;發表此類言論的人,只能表明他完全失去了做人的底線。我們要求同馬力對質,要求他向我們道歉!

  難友張先玲前不久曾就馬力否認“六四”屠城的言論接受過海外媒體的採訪。這次她參加座談會,仍然餘怒未消。她在發言中說:馬力說“六四”不是屠城,難道把北京市民都殺光才算屠城?他說軍隊不是“刻意殺人”。怎麼不是刻意殺人,難道老百姓手裏有槍有炮,打你了怎麼著!你開了坦克沖進城裏,濫殺無辜,還不算刻意殺人!那天我接受《南華早報》採訪,記者告訴我馬力的那些謬論,我簡直驚呆了,十八年來還沒有人說這樣的話,氣得直打哆嗦。那完全是信口雌黃!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呢,連政府都不敢這樣說啊!政府要讓大家忘掉“六四”,不准大家談論“六四”。這倒好,馬力卻叫大家不要忘掉“六四”。他挑起了一場爭論。 (64檔案 - 89)

  張先玲談到了自己孩子的死。他說孩子都中彈倒在地上了,一位軍官還命令不准搶救。這難道還不是刻意殺人;不是刻意殺人,為什麼人還沒有咽氣就不准別人去救?!馬力這樣說,完全沒有人性,太冷血了。

  難友張振霞氣忿地說,不是屠城,你把軍隊開到城裏幹什麼?難道老百姓有槍有子彈,惹你打你了?難道不是你把子彈打到我兒子的頭部,貫穿了頭顱?什麼不是 “刻意殺人”,難道一個一個拉出去槍斃才算刻意殺人!(眾插話:“應該把馬力拉到北京來對質,讓他說說怎麼才算屠城。他要不向我們道歉,我們就不能放過他!”)

  難友馬雪芹,為這次座談,還寫了一個發言提綱。她說她19歲的女兒看到開槍就拔腿往胡同裏逃,但當兵的也不放過,追到胡同裏開槍殺人。我女兒就是打死在胡同裏的,旁邊一個小商店的櫥窗上濺滿了血。這還不叫屠殺!不叫屠殺為什麼要追殺到胡同裏,我女兒手無寸鐵,連一點反抗都沒有,她跑到胡同裏是逃命的,為什麼一定要打死她?!

  難友杜東旭是一位離休的老軍官。他和他的老伴當年都去過朝鮮戰場,但他的老伴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軍隊的槍口下。他說:當年6月3日晚,他和老伴一起正坐在住家樓下臺階上同一幫鄰居老太太和電梯工說話,突然間,一陣亂槍掃射過來,一顆子彈擊中了我老伴的右下腹部,頓時栽倒在地上,鮮血流了一地。他說他們的幹休所離大街還有200多米,與軍隊進城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樣的濫殺無辜,還不能叫大屠殺?! (64memo.com-2004)

  他說他把老伴送到304醫院的時候,傷員已排了上百人。當時的醫院根本談不上搶救,沒有什麼輸氧,沒有什麼輸血,連吊針都沒有,好多傷員還沒有輪到搶救就早沒氣了。這能說不是故意的。(眾:馬力還說不要光聽死難家屬的,難道我們把一樁樁血案公諸於眾,是騙人說假話!那叫他來啊!給我們面對面說清楚!說這樣的話難道不怕我們找他算賬!)




  難友袁淑敏發言說:馬力這樣說是對死去的人、我們受難的人不負責任,軍隊屠殺老百姓我們都是親眼目睹。從天安門到復興門,死的死,傷的傷,一堆一堆的,那多著呢,都不敢看!夜裏三點鐘,兒子沒回來,我和兒媳就去找,在長安街一帶,我們倆步行去找,沒有路燈,黑乎乎的。天亮又去找,那時去找的人多了去了,不光我們找,還有很多人都去找。我們整整找了一星期才找到,所有的醫院的太平間我們都找了,就說復興醫院的存車處,屍體堆得那麼高,一層一層的,很多去找的人帶著白手套,沾著消毒的石灰,踩著屍體到裏邊去扒。這都是親眼目睹的事情,還不叫屠殺,死多少人才算屠殺?這些死的人不都是無辜的嗎?還說坦克不能把人壓成肉餅,那坦克從人身上壓過去不就壓死了,非得壓得粉碎才叫肉餅!說這種話連一點人性都沒有了!(眾:馬力把坦克壓死的人比作豬,真是喪盡天良,哪還有一點人味!) (六四檔案´89)

  參加這次座談的難友們用一樁樁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的血的事實駁斥了馬力的謬論,由於篇幅有限,不能盡述。難友們都把這次對馬力的抗議和譴責,看作是堅持 “還原六四真相”的一個實際行動。大家都表示,如果對馬力的言論聽之任之,保持沉默,那麼今天出一個馬力,明天就會出現更多的馬力;不僅會出在香港,還會出在大陸,出在我們的身邊。那麼,我們這十多年來為揭露真相所做的努力,就將付之東流。 (六四檔案 / 89)


(二)“共產黨把我們當敵人”  △
  十八年來,“六四”受難者和受難親屬承受著巨大的傷痛,無處說話,無處伸冤,但他們堅持了不屈的抗爭。從而,他們成了中共當權者的打壓對象和眼中釘。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被列入這個打壓名單的,不僅是丁子霖一人,也不僅是張先玲、周淑莊、李雪文、徐玨、尹敏等群體的主要人員,其中還包括北京的趙廷傑、張樹森、張振霞、金貞玉、杜東旭、尤維潔、黃金平、張豔秋、郭麗英……以及外地的吳定富、孫承康、周治剛、潘木治、劉仁安等一大批。有些難友生前受盡警察的野蠻暴行,現已先後離世,其中有吳學漢、蘇冰嫻、鄺滌清等等。粗略算起來,這十八年來受到不公正對待的難友不下七、八十人,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歷次公開信的聯署者。各地公安和安全系統經常採用上門恐嚇、出門跟蹤、電話監控以及軟禁、傳訊乃至刑事拘留等等手段,無端地限制、剝奪“六四”難屬的人身自由。有些邊遠省市,還沿用了毛澤東時代對待地、富、反、壞、右等“管制分子”的規定,即出門要批准,回家要報告,平時不許亂說亂動。這說明中共當局面對“六四”的恐懼和虛弱,他們懼怕難友們聯合起來,懼怕他們向外界發出聲音。另一方面也說明,“六四”難屬這十八年的抗爭,使中共的掌權者感到了威脅,成了中共權勢者的心腹之患。 (六四檔案´89)

  “六四”遺孀付媛媛回憶了這些年來所遭受的不公正對待,她說:我丈夫鄺家三代人中,不是被“鎮壓”,就是被槍殺,中間一代沒完沒了地挨整,總算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但也沒有過上幾天好日子。89年鄺敏遇難,我公公咽不下這口氣,豁出去參加了難屬群體的簽名上書活動,從此不斷遭到警察的監視和盤問。我公公前年含冤離開人世,派出所的民警很久都不知道。有次民警問居委會:“鄺滌清最近沒有事吧!”(指有沒有給政府找麻煩)居委會的幹部回答說:“早死了。”這位民警的第一反應竟是:“這下我們可省事了!”付媛媛說:我不恨那些民警,他們也是一般的老百姓,他們是奉命行事,但說出這樣的話實在太傷人了,當我們什麼了?!把人家打死了還不讓人說話。 (64memo.com-89)

  付的公公叫鄺滌清,遇難的丈夫叫鄺敏,鄺敏遇難時,剛結婚不久,沒有孩子。此後鄺老先生就與兒媳一起艱難度日,兒媳悉心照顧這位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老人,沒有再嫁,近年來,她皈依了佛門。

  在這次座談中,難友袁淑敏也談到了公安警察對她家的騷擾。她說:多少年來,每到“六四”,他們就找我,民警換了一個又一個,換一個,找我;換一個,還找我。有次把我叫到居委會,一看派出所來了四五個人。他們審問我說:你們的組織誰是負責人?誰是“頭”?我回答他們:我們沒有“頭”,你是問我們是怎麼組織起來的?那我告訴你:我們沒有組織,我們都是自個兒走到一塊的。警察又問我,那麼你們是怎麼碰到一塊去的?我說,人走了都得放在八寶山,我們的問題沒有解決,不都要去八寶山掃墓嗎?碰到別的家屬,大家就不能叨嘮叨嘮心裏的話,一叨嘮,大家不就都認識了嗎!警察還問我:是男的還是女的?我說你指什麼呀,我告訴你,有男有女,你問這幹什麼,什麼意思。警察還盤問我誰動員簽名的?我回答他:誰叫我簽我都簽,你叫我簽我也簽,只要能解決“六四”問題。 (64memo中華富強´89)

  難友們這麼多年與警察的交道打得多了,也漸漸就學會了怎麼應付。徐玨女士為我們難屬群體作了很多事情,是群體中的一個主要成員。她在發言中說: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有理有節,有勇有謀,也很團結,很民主,所以我們能夠堅持這麼長久的抗爭,得到全世界的支持。我們現在並不孤單,包括單位的同事也都對我很同情、很尊重,有時便衣警察跟到我單位,我的同事都不回避。但是,政府卻對我們非常冷漠。我不知他們害怕什麼,常常把我們限制在家裏。那年趙紫陽先生去世,要在八寶山舉行遺體告別,我好不容易拿到了一張票,後來公安的人發現了我是難屬,就來了七八條大漢,不許我出門參加趙紫陽的遺體告別。我說為什麼不讓我去,人死了去送一送都犯法?還講不講一點人性!後來我出去買菜,他們也不讓,說幫我去買,我說你們買的我不愛吃。我偏要出去,他們就上來拉我,我說你們敢動我一下!他們強迫我坐他們的警車,我拒絕,我說這是對我人格的侮辱。他們只得跟我去了菜市場,但回來的時候,還是強行把我塞到了他們的警車裏。你說,這叫什麼?老百姓都罵他們。我的鄰居勸慰我,給我送菜送餃子。他們怕我想不開,出意外,我說我死了兒子,丈夫又氣死了,我不會去死了,死了他們高興。 (64memo.com-1989)

  由於難友周淑莊已經半癱瘓,無法出席這次座談會,丁子霖向在座的難友介紹了周淑莊近年來的情況。周在“六四”十週年的時候因頻繁地接受海外媒體的採訪,精神過度緊張,不幸突發腦溢血,從此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靠輪椅行動。但就是這樣,警察還不放過她。每逢清明、“六四”,都對她嚴密監控,不許出門。不止一次,警察都把她堵在家裏,經過來來回回反復交涉,才允許連人帶輪椅把她抬到警車上,一路警戒開到目的地——西郊萬安公墓。這裏長眠著七、八位“六四”死難者。對於一個基本失去行動能力的老人,用得著這樣懼怕嗎?據說,是為了阻止外國記者的採訪和報道。其實,難屬們無非是向死去的親人獻上一束鮮花,灑上一杯濁酒,表達一下追思與緬懷而已,並不想借此製造什麼轟動的新聞效應。 (64memo.com´89)

  中共當權者至今不肯放棄傳統的階級鬥爭觀念,也不肯消除頭腦裏的敵對意識。在他們眼裏,天安門母親群體正是一個與其政權敵對的群體。他們不敢公開取締,就實行嚴密的監控,剝奪其行動自由。

  天安門母親作為一個特殊的受難者群體,她們十多年來所進行的抗爭,說到底也是一種維權鬥爭。這次在座的很多難友,都談到了自己這些年來與警方有理有節地進行抗爭與周旋的故事。她們堅持一條底線,那就是不容辱沒自己死去的親人,不拿自己的人格尊嚴作交易。他們都主張,在上述前提下,盡可能避免與警方的衝突,盡可能爭取警員的同情。因為作為那場大屠殺的受害人,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情在等著我們去做呢。 (64memo.com/89)


(三)該做什麼,還做什麼  △
  在這次座談會上,幾乎所有的難友都說出了同樣的一句話,那就是我們作為“六四”死難者的親屬,一定要為死者討回公道。公道在我們這裏就是公平和正義,就是要為死者爭得一個符合人類公平正義的評價,恢復他們被汙損的名譽,讓他們在九泉之下得到安息。為此,天安門母親將繼續堅持公正、合理解決“六四”問題的三項要求,即:要求重新調查和公佈“六四”真相;要求對慘案的受害者道歉和賠償;要求對慘案主要責任者進行司法追究。這三項要求已經提出十二個年頭了,但政府方面至今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64memo.com/2004)

  參加座談的難友認為,這三項要求是我們這個群體的共識,是我們這個群體得以存在的根據,必須年年講,反復講,讓全世界都知道。難友們指出:十八年來,我們這個群體從幾個人到今天的一百二十八人,就是靠這三項訴求逐漸凝聚起來的。我們不會改變,更不會放棄。至於怎樣來實現這三項訴求,如何消除實現這些訴求過程中的種種障礙,難友們可以見仁見智,發表不同看法。我們不強求一律,但需要得到多數人的認同。 (Memoir Tiananmen-1989)

  難友趙廷傑的發言中,首先對有人把“六四”死難者稱為“烈士”提出異議。他說,共產黨喜歡把那些為他們“打江山、坐江山”而付出生命的人封為“烈士”,而我們的兒女則是為爭取自由、民主而死的,是為爭取自身的權利而死的,而不是替別人去賣命。我們要求為死者恢復名譽,也並不是要封他們為“烈士”。將來要樹立紀念碑,也不是什麼“烈士”紀念碑,而是“六四”死難者紀念碑。 (64memo反貪倡廉 - 2004)

  他說,這就是我們要提出三項要求的原因。我們還沒有聽說共產黨的“烈士”家屬提出過這些訴求的,因為他們壓根兒就沒有自己的訴求。趙接著說:三項訴求我們已經講了很多年了,大家也都沒有分歧了。那麼我們就要堅持下去。

  他重點談了這三項要求中的第一項和第二項。他說,我們的第一項訴求就是要求調查和公佈“六四”真相。這是我們難屬群體做得最早、最多、付出最大心血的一件事。我們這些人最初互相認識,就是從講述自己親人遇難的真相開始的。我們此後多次公佈死難者名單,發表尋訪實錄,都是為了尋求真相。要是沒有這些真相作證據,共產黨就會賴賬。這次馬力說沒有屠城,如果沒有我們的證詞、照片等等,就沒有力量反駁。現在人們一聽就知道他是在掩蓋真相。我們還要讓外國人知道 “六四”真相,爭取世界的關注。今年兩代會我們提出的口號就是“解除六四禁區,公開六四真相”,這是非常必要的。 (64檔案 - 89)

  再說道歉與賠償。趙說:我們要提出賠償,但我們不在於要幾個錢,主要是要討一個公道。去年四川成都的周國聰案,給七萬塊錢,就閉嘴,就不再追究,我們能不能這樣做呢?這個問題不是小事情。我擔心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些外圍的人,不是難屬的人,來找我們中的一些人,參與我們的運作,這就會把事情搞亂。我打開天窗說亮話,就是將來有一些難屬,不一定是在座的,他們可能各行其是,拋棄三項訴求,追求單項,與政府達成協議,說只要你政府給錢,我就不管別人,也不要什麼道歉,不要什麼法律追究。這個情況,有可能發生,但不會很多。這也不奇怪,社會本來就是複雜的。有人這樣做,我們會尊重他們,這是他自己的事,但我們作為群體,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去年發生周國聰案的時候我們已經說得很清楚,政府給一些生活補助,可以接受,但不能附加政治條件。如果我們答應了政府提出的什麼條件,我們怎麼能對得起死去的親人呢? (64檔案-1989)

  在座談中,難友們也談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最近有關方面在對待我們的態度上有了一些改變。比如難友袁淑敏談到,最近以來他們那裏的居委會,常常到她家裏表示關心,送一些小孩的衣物之類。她說,我謝謝他們的好意,但我必須解決死去的兒子問題。在座的難友都認為,這並不表明政府在“六四”問題上政策的鬆動,不過基層居委會這樣做,總比公安們虎視眈眈、動輒威脅、訓斥好一些。中央不是說要建立和諧社會嗎?我們歡迎。我們更歡迎中央領導人到難屬家裏來走走。總理溫家寶不是常常到邊遠地區去訪貧問苦嗎?他見了貧困農民就擁抱,就流眼淚,那就到我們難屬群體中來吧。我們歡迎他。他要是真來,那我們才相信中央真的要建立和諧社會了。 (64memo.com - 89)

  在座談中,有一些難友還提出,我們年年提出要同政府對話,已經提了十多年了,但政府始終不予理睬。死豬不怕燙,我們怎麼辦?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都很難回答。主持人丁子霖想起了一位外地難屬的話。她說,幾年前,安徽的難友郝老先生來無錫看我。我們談到了寫公開信的事,我問郝先生我們的公開信還寫不寫?他斬釘截鐵地回答說:“為什麼不寫?這個經我們得年年念!不念就等於默認了當年他們的屠殺。”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做什麼事,怕就怕急功近利,沒有常性。有人說我們年年給共產黨寫信,是把希望寄託在共產黨身上,跪求共產黨。要是說有些人對共產黨抱有幻想,那還差不多。我們給共產黨遞公開信,是將共產黨的軍,逼迫他坐下來談。他不肯坐下來,那他就輸了理,失去了人心。有多位難友說得好,我們該做什麼,還做什麼,不必去聽別人的閒言碎語。事情沒有落在那些人的身上,那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64memo反貪倡廉-1989)


(四)激進與漸進  △
  歲月不饒人,當年失去孩子的母親,今天大都步入了晚年;當年失去丈夫的妻子,也已五十上下了。在最近的七、八年裏,我們已有十四位一起抗爭的難友離開了人世。“六四”問題再拖延下去,很多年邁的母親就看不到討回公道的那一天了。想起這些,大家都有一種無奈和悲涼的感覺。但是,如果因為看不到結局就放棄抗爭,又怎能心甘呢?怎能對得起死去的親人呢?凡事都有個積累的過程。沒有前人的積累,後人就得從頭起步。因此,我們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堅持,絕不能放棄。 (64memo.com / 2004)

  這次座談,很多難友都談到了近年來海內外民運界關於激進與漸進的爭論,認為這樣的爭論對我們群體的抗爭是有啟示的。

  難友趙廷傑在發言中說:“六四”問題的解決,不能脫離開整個世界的大氣候。我是主張漸進解決的。因為事實上不可能馬上解決。漸進解決符合世界潮流,也符合國內潮流。但有些人遇到事情很激動,恨不得把共產黨都抓起來殺了,把共產黨推倒,翻它個底朝天。這種看法不現實,也不可行。我們主張點滴積累,主張先易後難,把現在不能解決的問題先放一下,並不是不要解決。我覺得這樣做是可行的,否則反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在我看來,現在對共產黨專制統治的抗拒,有各種力量,不光是我們“六四”難屬,有黨內的,有黨外的,有國內的,有國外的,還有軍內的。對於這些方面的力量,要互相忍讓,各自發揮自己的作用。據我看,不要小看了今天黨內的持不同政見者,黨內的反對派,他們的根基比黨外人士、黨外反對派深得多,他們比外面的人更瞭解共產黨,他們抓住共產黨原先說過的話,質問現在的領導人,現在的領導人就無言可對,也沒有辦法整治他們。從一些材料看,現在黨內的極左勢力還很猖狂,他們歷來存在巨大的能量,靠外面的力量無法制服他們,只有黨內的“右派”(民主派、反對派、開明派)才能抗衡他們。因此我們要同黨內人士聯合起來,同他們交朋友。比如像李銳、謝韜,等等,丁子霖他們同這些人的關係很好,將來解決“六四”問題,還要借助他們的力量。 (64memo祖國萬歲´89)

  趙廷傑在他的長篇發言中還說:根據現在的世界潮流,我認為像過去毛澤東時代那樣的一個人說了算,恐怕是不可能存在了。現在講制度的轉型,我想這種轉型是可能的,因為已經沒有毛、鄧這樣的絕對權威了。講轉型,說的一定是和平轉型,和平的轉型又一定是漸進的(蔣培坤插話:反過來說,搞激進總是與革命、造反、武裝暴動、軍事政變等等連在一起的,搞這些付出的社會代價太高,付出的生命代價也太大)。 (64memo中華富強-89)

  趙進一步談到,“六四”問題只能放在制度轉型的過程中去解決,不可能單獨拿出來解決。這一點我們難屬一定要明確,如果我們沉不住氣,就很可能犯錯誤。我想今天的領導人,他們不是“六四”元兇,他們也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目前我們還看不出他們能拿出勇氣來解決“六四”問題,所以我們還不能樂觀。

  趙最後說,以上這些問題,我們平常談得不多,但我們必須關心,因為我們的抗爭不是孤立的,我們要慢慢走入這個軌道。

  在這次座談中,遺孀尤維潔也作了一個長篇發言。她說,89年的時候,學生上街反腐敗,爭民主,天安門廣場聚集了那麼多人,我是很感動的,我覺得年輕學生擔負了歷史的重任。我去天安門廣場的那天,看到天上有飛機在盤旋,但學生並不怕,一位學生還笑著說,把炸彈扔下來吧!但是我是萬萬沒有想到,後來真的開槍了。當時北京市民都出來了,把汽車推到大街上,把學生擋在安全的地方,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就因為學生表達了他們的心聲。說實話,我當時看了也很感動,非常感動。一個國家只有經濟的進步,沒有新聞自由,沒有法制監督,只會是一部分人受益,大部分人不可能受益。學生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我支持那場學生運動。但是我也不贊成當時一些偏激的行動,比如把某某領導人的畫像用繩子吊起來,還有那些打倒某某某的大標語,我覺得如果我們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就應該是理性的,我們可以對國家的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要是去攻擊某某領導人,(插話:當時學生還沒有像現在有人提出推翻共產黨),那就只會激化矛盾。那種偏激的東西,實際上都是共產黨長期教育的結果,共產黨就一直有這樣的傳統。我這樣認為,不僅僅是因為我丈夫楊明湖被打死了,我看到了醫院裏血淋淋的場面。我確實是不贊成那些極左的東西。我們國家過去發生過很多災難,特別是文革和“六四”,當然責任在共產黨,這裏罪與錯是不能混淆的,但是老百姓容易走極端也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吃夠了偏激的苦頭,不能再讓文革、“六四”那樣的悲劇重演了。 (六四檔案 / 2004)

  在此次座談中,大家也談到了去年在民運界的另一個爭論,即有些人主張革命,主張推翻共產黨,主張改朝換代,由此對我們天安門群體走的路表示不滿意。對於這樣的看法,很多難屬都表示不同意,認為我們的路是經過長期抗爭做出的選擇,是一條正確的路。如果像文革那樣,亂哄哄的,就會給社會、給老百姓造成新的災難。有難友指出,我們天安門母親群體主張和平、理性地去爭取自己的權利,符合今天世界的潮流,沒有必要去改變。 (Memoir Tiananmen - 2004)

  最後尤維潔談到我們這十多年的抗爭。她說,我們做了那些事情,也許看不到結果(插話:你們還年輕,相信一定能看到),因為今天當權的人要拼命保住他們的小集團利益。但我相信,我們這個群體,無論年紀大小,十八年來所做的事情都是對中華民族的一個貢獻。我們問心無愧,對得起死去的親人。


(五)痛苦的抉擇  △
  座談會主持人丁子霖說:在漫長的歲月裏,作為“六四”慘案的受害者,我們所遭受的折磨和煎熬,不僅是生活上、經濟上的,而且也是精神上、心靈上的。十八年來,面對國仇與家恨,面對苦難與責任,我們的內心,常常處於一種情與理、愛與恨的衝突和搏鬥之中。這對我們這些受到過巨大傷害的人來說,無疑又多了一份錐心的痛。因為,我們需要作出痛苦的抉擇,需要保持冷靜和克制。 (64memo.com / 2004)

  在座的各位難友,都有一本厚厚的血淚帳,撩開昔日的傷痕,提起經受的苦難,我們仍然是那樣的錐心刺骨。這種傷痛是任何時候都很難平復的。難友周國林這次是帶病參加座談的。他兒子遇難當年,年僅十五歲。十五歲,還是一個孩子啊!但罪惡的子彈無情地奪去了他剛剛起步的生命。十八年後,一個大男人,說起這些,仍然泣不成聲。遺孀吳立虹,一開始發言,就哽咽著說不出話,大家勸她慢慢說,卻始終沒有說出一句話。但她忍住了一場痛哭。 (64memo.com - 89)

  遺孀黃金平說:打死了我的丈夫,落得個家破人亡,2004年當局又把我和丁老師、張老師一起抓了起來,受盡了屈辱,哪能沒有仇,哪能沒有恨,這事擱到誰身上都一樣。但是我們能去同共產黨去拼命嗎?不能。以牙還牙、冤冤相報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嗎?也不能。(眾插話:共產黨殺人殺得多了去了,要報仇,也報不過來。你殺我,我殺你,還有個完嗎?共產黨的樣板戲裏說:仇恨入心要發芽。共產黨鼓勵老百姓向階級敵人報仇,說血債要用血來償還。土改、鎮反時搞訴苦會,搞公審,把罪不該死的人都殺了,以後每次運動一來,就死人。我們還能去學共產黨的樣嗎?) (六四檔案´89)

  遺孀付媛媛前面談到過她丈夫鄺家三代人的遭遇,她說她公公的父輩在土改中被“鎮壓”,89年他的兒子又遭槍殺。這是共產黨造成的這樣的血淚仇。按理說我們也應該把共產黨“鎮壓”了。但這樣做解氣倒是解氣,卻終究不是個好辦法。

  難友徐玨發言說:我們只能理性的對待,我們的三項要求,就是理性的對待。現在不是提倡法制嗎?那麼我們就按法制來解決。該道歉,就道歉,該賠償,就賠償,該審判,就審判。過去是拿起刀槍,現在應該拿起法律武器。

  趙廷傑說,我還是那句話,推翻共產黨,翻個底朝天,不解決問題。制度問題,從制度上解決。這就是制度的和平轉型。我們不主張推翻共產黨,但我們要結束共產黨的一黨專政。將來中國的問題,要用選票來決定,而不是用強權來決定。你共產黨能爭取到選票,我們無話可說,你爭取不到選票,被民眾拋棄,也怪不得誰。這就是中國的和平轉型,只有順利實現制度的和平轉型,我們的社會才能有一個健康的發展。解決“六四”問題,也只能從改變制度著手。(蔣培坤插話:因此我們提出政治問題法律解決。共產黨用槍桿子來解決政治問題,導致了“六四”慘案。我們用法律來解決政治問題,是為了避免流血。我們必須反其道而行之。) (64檔案´89)

  難友尹敏是個急性子,她說她等著盼著能早日解決“六四”問題,現在我們太理性了,再這樣下去,第二代,下一代,再下一代都不能解決,到我孫女這一代可能會解決,但對咱們這些人已毫無意義了,我們也就死不瞑目。(眾插話:共產黨怕不怕我們,怕我們什麼?他不怕我們上天安門,開輛大客車把我們裝走完事;他怕我們拿了菜刀去跟他拼嗎?也不怕,說不定還歡迎我們去拼呢,這樣他們可以把我們一網打盡。共產黨最怕的是我們的和平、理性,因為我們這樣可以爭取到更多人的同情、國際社會的同情,國際社會就會轉過來對他施加壓力,共產黨最怕的就是外國人施加政治壓力。你看是不是這個道理?)聽大家這麼一說,尹敏也覺得是這個理。 (64檔案-1989)

  丁子霖:我也是很矛盾的,克制、克制,還是克制,還有個頭嗎?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世界的大趨勢,這個大趨勢就是在世界範圍內推廣普世價值,漸進地推進民主,實現和平的發展。中國也要適應這個大趨勢。我們每一個人也都不能例外。

  難友高婕說話不多,她只是靜靜地聽著。聽大家爭論,她開口了:我們還是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走得越穩當越好。我也不主張去同共產黨去拚命,一是我們沒有力量去拼,二是這樣做老百姓也不會支持。

  丁子霖接著上面的話茬又說:樣板戲《紅燈記》中有一句唱詞:“仇恨入心要發芽”。對於我們來說,同樣是“仇恨入心”,同樣要“發芽”,但是這個“芽”長出來的不應該是偏狹的報復心,而應該是尋求公平、正義的平常心。

  她接著回憶了2001年難友們討論《天安門母親的話》這份聲明時情景。她說,當時我們也曾對這個問題進行過認真的討論。定稿會上也曾有過爭論,但最後還是通過了那份聲明。丁子霖念了這份聲明中的幾段話:

  “今天,我們身上依然佈滿著累累傷痕,我們的步履依然是那樣的艱難;而且,在我們這個群體中,已有好幾位勇敢的母親離開了人世,倒在了尋求正義的路途上。然而,我們已不再是愚昧、麻木的一群,也不再是怨天尤人的哭泣者。我們既然已經站起,就絕不再躺下。我們蒙受深重的苦難,但這苦難沉積在我們心底的已不再是牙眼相報的偏狹與仇恨,而是對道義與責任的一種承擔。” (64memo.com - 89)

  “作為群體中的一員,我們每個人的社會地位、生活境遇乃至政治和宗教信仰都不盡相同,但我們作為母親,我們對自己的兒女、對所有孩子的愛,對和平、安寧的嚮往,對強權、暴行、殺戮的憎惡,對弱勢群體及受害者的同情,卻是相同的,因為這一切都出自一個母親的天性。也許我們一無所有,……但我們擁有一個母親的愛。正是這種愛,使我們這些孤立的個體凝聚在一起並激勵我們走上尋求正義之路;也正是這種愛,使我們獲得了作為一個人的尊嚴與自信,並促使我們加入到世界上為爭取自由、民主、人權而鬥爭的行列。 (六四檔案 - 2004)

  “我們這個苦難深重的民族,淚流得已經太多,仇恨已積蓄得太久,我們有責任以自己的努力來結束這不幸的歷史。今天,儘管我們所處的環境仍然是那樣的嚴峻,但我們沒有理由悲觀,更沒有理由絕望,因為我們堅信正義、真實和愛的力量足以最終戰勝強權,謊言和暴政。”

  丁子霖說,這些話都發自我們的內心,是我們從血淋淋的現實中體悟到的歷史真諦。當時我們說這些話,僅僅是基於這樣一個強烈的信念,那就是: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再次遭到無辜的殺戮,不能讓其他母親遭受到我們曾經遭受過的苦難。今天,這些話仍然在我們的耳邊迴響。今天在座的,很多參加過6年前的那次定稿會,那是很值得我們懷念的。


(六)尾聲  △
  丁子霖:兩次座談,參加者每人都發了言,有長有短,爭先恐後,氣氛熱烈。這是十八年來的首次。以前我們也常常在一起議論,還曾召開過無數次的定稿會,我們每次發公開信、發聲明,都要在一定範圍內反復協商,認真討論,有時一個文本討論還不止一次。正是通過這種暢所欲言的自由討論,才就一些問題達成共識。但今年這次座談會不同於往年,我們年初就著手準備,不少難友還看了一些參考資料,寫了發言提綱。今天出席的大部分是工人、普通職員,知識分子是少數,但大家都能說到一塊去。 (64memo.com-89)

  我們討論的問題很廣泛,但都是與我們切身相關的事情。從大家發表的意見看,我們有一些基本的共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我們還可以繼續交流。

  有朋友擔心我們開這樣的座談會當局會不會干涉,會不會帶來麻煩。我覺得不會。我們是履行憲法賦予的公民權利,言論、集會自由,誰也不能干涉。如果大家願意,這種座談會今後還可以開,多開幾次,也就覺得很平常了。

  參加座談的難友們也都表示,這次座談會把平常悶在心裏的話都倒了出來,心裏就覺得痛快、舒暢。希望以後常開。

  發佈

  天安門母親 2007年5月29日






文章出處:http://64memo.org/b5/17227.htm

小杨丹:张叔叔永远想念你......




2005年秋,北京的街头变地开始冷起来了,路上的行人不是很多,偶尔可以看见从树上掉下来几片发黄的树叶,道路两边绿色的树叶也开始变地成熟起来。我很喜欢北京的秋天,喜欢北京秋天的颜色。



就在我陶醉在路边美丽秋色的时候,我认识了这样一个家庭,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坐在路边乞讨的家庭。路上的行人很少,偶尔也可以看见行人从这位母亲和两个女儿的身边走过。在她们的头顶上方是棵很大的扬柳树,时不时还可以看见,有几片黄色的树叶从高空中跌落在她们面前。



走近她们身边,我才看见这位母亲怀里抱着的小女孩已经在妈妈的怀抱中睡着了。孩子很小,尽管路边公交车发出的喇叭声音很响,但是这个孩子在妈妈的怀抱里睡地很舒服,好像路边的嘈杂和她没有什么关系。




這個故事很感人...有空可以到《日記小楊丹:張叔叔永遠想念你...》去看全部的圖文。我總覺得,這才是記者應該做的事情(撇開他隱匿或揭露自己身份與否這點不論),然而這卻也經常是記者難以做到的事情。難以做到有許多原因,一方面是記者本身不願意做,另一方面則是結構影響了記者的行動。呼...被蚊子吵醒的凌晨,發呆了一個小時,看到這網頁真令人鼻酸。




-------

作者: zhangrenjie 时间: 2006-10-25 3:31:03 分类: 情感世界

写完《帮助寻找彭大爷的家》http://www.owecn.com/folder2/2006-10-25/2006-10-25_1_389_0.html,心情很难过。因为冬天就要来了,晚上开始越来越冷了,希望能有彭大爷家人的消息,希望彭大爷的冬天能在家人的身边度过。

今天接到的电话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天。晚上从外面匆忙地赶到我的办公室已经快凌晨两点了,今天一天接到了无数个电话。每一次刚接电话的时候,我都害怕会不会又是求助电话。说实在话,我现在真的害怕接到求助的电话,因为我真的不愿意在电话的那头听见失望的声音,尤其是每次接到远在外地的求助电话时,我真恨不得立刻飞到他们的身边尽我的微薄之力,可是面对现实,我知道我每次都去的希望真的很小。这几天在忙着给好几个孩子安排近期动手术。短信不停地响起,都需要一一回复。看到电子邮件里面这么多需要回复的信件,我告诫自己,千万不能闭上眼睛......

晚上回来的时候,我再次来到我和杨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着这块既熟悉又渐觉陌生的地方,不觉泪流满面。不知道为什么,我真的感觉杨丹没有离开我,杨丹没有离开她的张叔叔。很对次在梦中都能看见杨丹发紫的脸色和杨丹对我说“张叔叔一定会来救我的。”

看着电脑里杨丹的照片,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来诠释我的心情,泪水肆意的在我的脸上流下来。这段时间有很多人打来电话要我不要再难过,可每每接到这样的电话时,我的心仍像被针刺过的一样。天亮了,我必须关闭电脑休息一会。小杨丹:张叔叔把你的照片存放在我的日记里,希望你不再孤单!希望你明白张叔叔永远想念你......




2007-06-03

生命不一定是直線


在朋友的部落格中,看見他轉貼的一篇文章《生命不一定是直線》,裡面一些想法跟我很接近,貼上來跟大家分享。

特別是鄉下長大的小孩子之創造力,以及關於閱讀的那部份,特別有感觸。可能因為我就是在鄉下長大的,可能因為從小老媽就在家裏擺了整個書櫃的書給我們自行取閱吧。我的童年,除了學校以外,還有在大自然中打滾、在書堆中獨處、在音樂中想像...的經歷。

以前總是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會不如大城市中長大的小孩,年紀愈長,經歷愈多後,愈有自信。原來,我們這些在泥巴中攪和的野孩子,有著比都市小孩更豐富的創造力,有著更柔軟且豁達的視野。

前幾天跟KB無意間到了接近石碇、坪林的二格山生態步道,發現那裡真是美麗,最主要原因我猜還是因為人煙鮮至吧。畢竟,需要穿越過一大叢墓仔埔,就會先阻擋一堆人前進了吧。這樣也好,當地生態才得以保留下來。人類還真可悲,怕些鬼神,卻沒發現最該怕的反倒是人類本身。

遠離了市區的悶熱吵雜,我們才上山就先與一隻大冠鷲打照面。我想這條路應該是老爸過去常走的一條路吧,可以回宜蘭家裏的山路。我們開始在山谷間大聲唱起了歌,儘管都是些胡亂哼唱,隨意亂接的曲子,但相當爽快。

那天下午,望著翠綠高挺的群山,枕著偶爾飄移過的白雲,伴著此起彼落的蟲鳴鳥叫,大口吸著渴望已久的新鮮涼爽空氣,甚是愜意。

要是我將來有小孩,一定要讓他們在這種大自然環境中長大。我才不相信什麼別輸在起跑點上這論調,我相信只要有熱情一切都有可能。畢竟,終點的重要性勝過起跑點,而過程的經歷更勝於終點。


喔喔,差點忘了貼文,文章如下:





生命不一定是直線 / 洪蘭 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教授

台灣的孩子一般沒有什麼機會玩,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現象很令人擔心。
我在陽明大學醫學院任教,我們有些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就已經要去當醫師了。他可能有很豐富的醫學知識,可是還未必能面對,診療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心理壓力、道德壓力與生命課題。

有一些記者問我,為什麼我覺得我先生(曾志朗)的抗壓性很強,我想主要是因為他是在鄉下長大的,我們在美國結婚五年後,我才去他家,去的時候發現,鄉下長大的孩子童年快樂很多。

他曾經告訴我,他們常去溪裡面游泳,老師三令五申告誡,他們依然不改,於是老師趁他們游泳時把衣服拿走,他們只好在溪水裡等到天黑,拿著芭蕉葉,遮住重點部位,跑回家去,而媽媽當然早已拿著棍子在門口等囉!

他拿到博士後,母親當選模範母親,他跟她說:「你怎麼能當模範母親?你在旗山鎮拿著棍子追著我跑,每個人都看見了!」

有快樂童年的孩子個性比較開朗,希望我們的教改,可以讓孩子成長得更快樂!

金絲雀如何學唱新歌

我的小孩八歲時回台灣,面對中西文化的異同,求學過程特別曲折。起先念嘉義民雄國小,後來因為語言、體罰等因素,適應不良,轉到台北讀北師附小。當時我在中正大學教書,由我母親照顧我的小孩。

我母親的教育觀念是舊式的:先做功課後玩耍。小孩一回到家,趕快把功課做完,以便玩耍,我母親一看說:「咦!那麼快就做完了?去複習!」小孩一聽,趕快去複習,正打算出去玩,我母親說:「複習完了,去預習!」

當時我母親常說:「現在三年級的功課怎麼那麼多呀?做到十點半還做不完!」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我小孩是把功課攤開在桌上慢慢地做,我母親一離開,他就去玩,聽到腳步聲,他就趕快回到書桌前!

我發現這件事時,相當的擔心;由實驗知道,要改變一個壞習慣,需要花上十倍的力氣!金絲雀學會唱一首歌後,若要牠再學新的,牠會乾脆讓神經細胞死掉,第二年再長新的。

於是我試著說服母親,讓小孩做功課前先玩,結果我母親回答:「業,精於勤,荒於嬉!」她的六個女兒都讀北一女、台大,她堅持當新式教育還不知成效如何時,先用傳統教法!還說我小孩晚回國,起步晚,必須要「追上去」,所以安排他每周補習三天,小孩叫苦連天!

從「身心症」到愛上學

國二上,我的小孩得了「身心症」。早上七點鐘時,他的體溫開始上升,七點半時,燒到三十九度半;怕他做假,我家有很多溫度計,但是不管哪一支溫度計,量出來都是三十九度半,我只好打電話向老師請假。請假後,到了八點半,他準時退燒。

到了上學時間,常常是我先生抬頭,我抬腳,兩人合力把他拖上汽車,他一路上叫:求求你不要叫我去上學!」聽了心中真的很不忍,我們為什麼會讓孩子讀書讀到這樣的痛苦?

進入美國學校三個禮拜後,「身心症」不藥而癒。他變得很喜歡去上學。他們老師早上七點鐘到學校,他想跟老師共進早餐,討論功課,所以早上不到七點,就挖我起床送他去上學,而我常是前一天做實驗做到半夜三更。

他對他的老師,那些肯幫他的老師,有說不出來的感恩和愛戴。

我從小學六年級開始集郵,特別珍藏了一些東南亞各國獨立時發行的紀念郵票。小孩在學校上到有關國家獨立的課程時,向我借那些亞洲國家獨立紀念郵票,當作參考資料,帶去 學校,結果被老師一誇獎,就把郵票送給老師了。我說:「不行啊,那是媽的珍藏。」我的小孩說:「可是我的老師更喜歡那些郵票!」

他的老師隔了四年沒有教他,去年在路上遇到,正值總統就職典禮前,孩子回來對我說:「老師說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就職典禮…」我們只有一張貴賓卷,孩子竟然跟我說 :「你不要去啦,讓我的老師去!」

我可以感覺到,老師只要對孩子有一些用心和付出,孩子就會非常感激,令人非常感動。

教小孩,要從動機下手

我覺得,我們的課本編得太淺了,我們不能低估孩子的聰明智慧,以為以他這個年齡,只能了解某個程度

皮亞傑有個實驗:五個彈珠排一排,有上下兩排,將第六顆彈珠加入下一排並將長度縮得比上一排小,問小孩哪一排彈珠比較多?結果小孩會說較長的那排較多。事實是-將彈珠換成巧克力後,實驗結果完全改觀,兩歲半的小孩都知道要拿下面這一排!

我們在小學二年級時,開始教整數概念,一個當老師的媽媽問小孩:「小於一百的最大整數是多少?」小孩目瞪口呆,不知道媽媽在講什麼,眼看弟弟要挨揍,哥哥跑過來幫忙:「媽媽要給你一個紅包,裡面的錢不得超過一百塊,你要多少?」弟弟立刻說:「九 十九!」

今天我們的教學不能與生活連在一起,小孩不知你在問什麼,這不代表他笨!

我先生以前要我兒子學中文,規定回到家裡不能講英文,要講中文。於是我的小孩每天回到家,一腳站在門口就用英文把當天學校發生的事情講一遍,講完,進到家,就不講話了。他其實相當痛恨中文,可見體罰對一個孩子身心殘害之大,他到現在還不肯拿筷子,但是很會青蛙跳,可以跳完整個操場!
 

對於孩子,真的要了解他的心理,而且要有方式對待他。我後來讓他願意看中文,完全是從金庸的《書劍恩仇錄》著手,武俠小說嘛!講到最精采的地方,我就停下來說:「媽媽要去做實驗了。」他拉著我問,後來呢,後來呢,我就叫他自己去看。其實他並不能全看懂,自己用想像力填補了很多地方

從了解到關懷到行動

我的小孩剛轉到美國學校時,上課第一天,老師發了十四本英文書,說是這學期要唸的,有哈波李的《梅崗城的故事》、賽珍珠的《大地》、史坦貝克的《人鼠之間》 等。

這些書都蠻深的,我們的大學生都不一定會讀,何況九年級(相當國二)的孩子?我去問老師為什麼選這些書,老師說:「十四歲的小孩,肌力已經足以傷人,如果心智上不夠成熟、缺乏同理心的話,很可能做出令自己後悔一輩子的事情!我們必須在他青春期剛開始時,讓他的思想跟上,藉著這些不同人種受到不同待遇的書,教會他們『同理心』是 什麼。」

《梅崗城的故事》和《奴隸船》是描述美國南方黑人所受的不平等境遇。我的小孩看完了這個故事,一直問我:黑人並沒有比較笨,為什麼會因為他的顏色就遭到歧視?他們以前在學校裡叫黑人Negro,但看完這些書後,就不再那麼叫了。《人鼠之間》拿過諾貝爾獎,主角是個智障的孩子。當時發生了喜憨兒烘焙屋被人潑餿水的事件,同學們看了書 後,主動下山去幫忙喜憨兒清洗。

因了解產生關懷,因關懷產生行動」,我在我小孩身上印證了這一點!

「閱讀」是無可取代的

我們的學校應該多提供課外書,因為看得懂的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很多的知識,好像搭個鷹架,讓他自己走上去一樣。現在流行的多媒體教學,其實是不能取代閱讀的

我小孩11年級時,老師要他們看《戰爭與和平》,要交報告的!但是書太厚,他去租錄影帶來看,看完寫報告交去,卻不知電影結局被導演改了。老師發現後,罰他再看一本《飄》。
 
這次他乖乖地看書寫報告,但是我覺得《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是經典作,很值得一看,就租來跟他一起看。小孩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他說郝思嘉是十六歲,怎麼可以由三十歲的費雯麗演?我說豈有此理,《戰爭與和平》的女主角是俄國人,奧黛麗赫本是美國人呢,你怎麼就看得下去呢?他說:「因為我是先看電影再看書,不管書中怎麼樣描寫,都是出現奧黛麗赫本的形象呀!要是先看書,電影中出現的影像跟我的想像不合,我就看不下去了!」

所以,看書時是自己的想像力,電影是導演的想像力,別人的想像力會阻礙自己發揮想像力
 
聽演講,如果你不了解背景知識,聽完後,所得有限;閱讀卻可以依照自己的速度,一再反覆。從實驗結果可看出,閱讀在大腦的神經機制上,電流所顯示的深度是不同的,而且影響神經之間的連結密度,我們現在所界定的聰明才智便是指這密度而言

電流是不會中斷的,例如路上看到小學同學,你不記得他的名字,但幾天後,你突然坐起來,想到了他的名字。電流被激發之後一直走著,連結越密,創造力便越強。有創造力才有未來,我們的未來,就在下一輩的創造力上,如果我們將腦力封鎖住、沒有創造力,我們的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北縣某國小有面擋土牆,上面有一到六年級的創作圖案,一年級的用個掌印壓下去,順著手指頭的方向畫出一隻漂亮的長尾雞,六年級用彩色的石頭排列成圈圈的幾何狀圖案。我們的孩子,進學校時很有創意,被我們教了六年以後,就變成石頭,這就是一定要進行教改的原因。

我自己覺得,除了行為不要逾矩的最低下限外,教育者(包括父母、部長在內)要放手讓人全面自我發展,小孩才會有創造力!

生命不一定是直線,他可以是放射線、雙曲線或反折線,甚至可以是個圓,只是需要你主動塑造,完成屬於你自己的圓



2007-06-02

(轉)廈門街頭游行公安指為非法集會


DWNEWS.COM-- 2007年6月2日21:50:40(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廈門市區連續兩天發生反興建PX化工廠游行﹐廈門市公安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連續兩天的游行是「非法集會游行」。

 據廈門網報導﹐廈門市公安局新聞稿指出﹐「昨﹑今兩日﹐我市連續發生非法集會游行﹐嚴重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妨礙了廣大市民群眾的工作﹑生活」。

 廈門公安指稱﹐「今天上午﹐公安網監部門發現有人採用拼接手段在網路上偽造所謂六月一日上午在火車站廣場一帶集會游行的虛假圖片﹐企圖混淆視聽。而實際情況是﹐火車站廣場前道路目前正在施工﹐這一區域根本未發生此類情況」。

 廈門公安說﹐他們還發現有人以非法組織「反PX聯盟」的名義給市長專線打匿名電話﹐對政府工作人員進行恐嚇﹑威脅等。

 廈門公安表示﹐「從這些現象和公安機關了解掌握的情況看﹐當前事件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非法集會游行有被違法分子操縱﹑利用的跡象﹐請廣大市民群眾務必引起高度警覺」。

 廈門市公安局最後還呼吁市民﹐「珍惜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配合公安局關履行職責﹐保持高度警覺﹐明辨是非﹐千萬不要被違法分子所利用」。並重申「對違法行為﹐將依法予以嚴肅查處」。



文章出處: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inoNews/Mainland/2007_6_2_9_50_40_369.html

(轉)手機短信阻擊中國化工項目


2007年05月31日14:55

中國廈門市暫停了一個化工廠的建設計劃﹐此前大量的手機短信和網絡消息引發了民眾對該項目的強烈抗議。

民眾的反對以及政府作出讓步表明﹐中國人正在越發積極地參與環保﹐這也說明即時通訊等技術正在幫助抗議者衝破中國政府對自由言論的壓制。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所帶來的環境代價正在引起北京方面日益深重的擔憂。政府擔心環境惡化──這不僅污染空氣和水源﹐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健康問題──有可能破壞中國經濟的發展成果。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動蕩和民眾騷亂的導火索。

在緊張局勢持續數週之後﹐中國南方富庶的港口城市廈門最終宣佈﹐暫停建設該化工項目。而就在一天前﹐國有媒體還援引當地政府的消息稱項目將繼續進行。

新華社報導說﹐廈門副市長丁國炎週三在市政府常務會議結束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廈門市政府決定緩建海滄對二甲苯化工項目。丁國炎表示﹐市政府對市民表達的看法和建議表示理解和肯定﹐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決定有必要在原有項目評估的基礎上擴大環境評估的範圍。

在距廈門市中心很近的地方修建一個對二甲苯工廠的計劃激起了當地居民的憤慨。對二甲苯是一種有毒的化工原料﹐是聚酯、樹脂和化纖的生產原料﹐在美國被列為危險化學品。

在廈門市民中廣為傳播的一條短信里這樣寫道﹐這種巨毒化工品一旦生產﹐廈門全島意味著放了一顆原子彈﹐廈門人民以後的生活將在白血病、畸型兒中度過。我們要生活、我們要健康﹗

自2005年底東北松花江畔化工廠爆炸事件之後﹐中國民眾對環境問題開始關注起來。那次化工廠洩漏造成了數百萬居民的飲用水污染﹐也迫使中國政府開始著手應對廣泛存在的污染問題。

據國家環境監測部門資料顯示﹐儘管政府屢屢承諾打擊污染行為﹐但化學品洩漏等事件幾乎每天都會發生。

該化工項目在擁有150萬人口的廈門市引發的強烈反響表明﹐公眾態度已經發生了轉變。據新華社報導﹐廈門近百萬市民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表達了他們的反對立場﹐並最終促使政府做出了讓步。

儘管受到了政府的嚴密控制﹐但中國的互聯網和手機短信息仍有很大的自由度。廈門短信息事件凸顯出一種在中國傳播信息的新途徑。中國的手機短信息已經被用來發送文字廣告。

短信息已經成為反對政府決策的有效途徑﹐廈門此次事件就是最突出的一個案例。與網絡信息相比﹐對短信息的封鎖更為困難。

儘管如此﹐有跡象顯示政府已經採取措施加以限制。記者通過電話聯繫到的廈門市民表示﹐含有在6月1日組織抗議游行內容的文字信息已經轉發不出去了。

另有廈門市民表示﹐一些有關該項目的網絡貼子已經被刪除了。當地一所大學的工人表示學校領導已經警告大家不要參加抗議游行。

一個網名叫駱駝的人表示﹐我們不想要該死的GDP。

該化工廠原計劃修建在廈門市郊的一個工業區。據新華社報導﹐台商背景的騰龍芳烴(廈門)有限公司(Tenglong Aromatic PX (Xiamen) Co.)將投資14億美元興建該項目。

廈門市政府官員表示﹐該項目已經得到了環境和中央規劃部門的批准。一位公司管理人士也證實﹐相關審批手續都已經通過了﹐並表示﹐直到週三早上公司才被告知項目暫停的消息。

騰龍芳烴公司和翔鷺集團(Xianglu Group)屬同一投資者團體所有﹔兩公司的最終股東是誰還不清楚。

對該項目的反對意見是在今年春季提出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期間﹐約有100位代表曾經對該項目距離市中心太近表示擔心。

據新華社報導﹐持反對意見的政協代表趙玉芬曾表示﹐對二甲苯項目應該在距離大城市100公里以外開發。

政協代表的意見很快得到了一些博客的支持﹐其中包括自由撰稿人連岳。他在自己的網站上撰寫批評文章並敦促廈門市民參與進來﹐還對該做些什麼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他寫道﹐“首先﹐你不要怕。”

連岳週三拒絕發表評論。


文章出處:http://chinese.wsj.com/big5/20070531/chw150955.asp?source=channel


(轉)中美兩國採取措施回應環保責難


2007年06月01日11:38英

中美兩國都表示﹐將在下週舉行的八國集團(Group of Eight)首腦會議之前提出解決全球變暖問題的計劃。據預測﹐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大國將在此次會議上面臨加大減排力度的壓力。

中國表示﹐計劃在6月6-8日在德國舉行的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前推出人們期待已久的一項戰略計劃。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出席本次會議。美國總統布什週四則呼籲世界經濟大國展開協商﹐以制定出溫室氣體減排的全球目標。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等歐洲國家領導人呼籲﹐希望中國等國接受溫室氣體排放量限制。歐洲官員還要求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發揮表率作用﹐而美國至今仍堅決反對接受硬性減排目標﹐科學家們認為溫室氣體排放是導致全球變暖的因素。

布什週四的表態顯示美國政府在全球變暖問題上的立場發生了巨大轉變﹐布什政府此前一直堅稱﹐減排目標會妨礙經濟增長﹐而且在沒有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參與的情況下它對阻止全球變暖也收效甚微。

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的發展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Jeffrey Sachs)表示﹐如果美國在應對全球變暖問題上採取更為積極的立場﹐中國可能也會效仿。薩克斯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很重視這個問題﹐但如果美國不斷發出不作為的信號﹐中國領導人恐怕也不會充英雄。

美國政府的這項新建議可能會招致環保人士的批評﹐他們擔心﹐另行對話將削弱正由聯合國召集的大範圍談判。但美國政府認為﹐布什總統所設想的對話可以解決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游離事外的問題﹐實際上有助於促進聯合國主持的正式談判。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預計﹐中國將於今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這比此前的預測時間提早了許多﹐原因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雖然是《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但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無須制定具體的減排目標。

中國官員表示﹐全球變暖的責任應由發達國家來負﹐並抱怨說﹐鑒於中國是一個相對貧困的發展中國家﹐因強制性減排而使中國經濟增長受到限制是不公平的。中國官員指出﹐減排就意味著經濟增長的減緩。成千上萬的燃煤火電廠是中國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它們對中國成長為一個出口大國功不可沒。

中國一位參與氣候政策制定的高級官員週四在新聞發佈會上對外國記者表示﹐強制性減排配額對中國是不公平的﹐所以中國不會接受。在此新聞發佈會上中國披露說下週將公佈減排計劃。這位官員表示﹐中國支持通過財政援助來推動溫室氣體減排。

大多數氣候學家認為﹐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至少是原因之一。國際能源署之前曾預測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在2010年超過美國。國際能源署是發達國家在能源政策方面的顧問機構。

雖然中國正在快速發展核能、風能等清潔能源﹐但煤炭的消耗量仍然很大﹐煤炭雖然便宜但污染更大。所以有人擔心如果中國不設置二氧化碳排放限額﹐將抵消其他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

中國對此表示反對﹐稱不用設置排放限額﹐只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能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雖然中國在提高能效方面已有進展﹐但距離既定目標仍有距離。

中國官員過去一年中一再表示﹐他們正越來越重視全球變暖問題。多年以來﹐中國一直把這個問題的責任全部推到西方國家身上﹐但是中國發現﹐風暴、乾旱和沙塵暴等異常天氣現象對中國的影響特別強烈﹐中國政府懷疑這些災難都和全球變暖有關係。

科學家們指出﹐由於中國的人均自然資源擁有量已十分緊張﹐全球變暖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比對發達國家要大得多。中國自己的研究則發出了食物短缺預警﹐並顯示海平面的上升可能淹沒沿海經濟發達城市。

中國可能將在下週的報告中宣佈一些自願措施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其中包括提高自然資源的循環再利用水平及大量植樹以擴大森林覆蓋面積等。

儘管如此﹐中國仍拒絕為全球變暖承擔責難。中國高級官員強調指出﹐要求中國在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上採取激進措施是不公平的。

氣候政策官員稱﹐發展中國家面臨著發展經濟和消除貧困的緊迫任務﹐中國的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現在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

Rebecca Blumenstein / Shai Oster / John D. McKinnon



文章出處:華爾街日報 / http://chinese.wsj.com/big5/20070601/bch114829.asp?source=channel

(轉)廈門民眾示威 政府緩建化工廠




廈門市民示威 廈門市民反對政府建設化工項目


中國廈門市政府在民眾發生大規模示威後表示已暫緩建設化學工廠項目,並希望民眾"通過正常渠道"反映意見。

廈門市周五(6月1日)爆發大規模示威,上千名市民遊行到市政府大樓外,抗議政府擬在鄰近的海滄區民居興建大型化工廠。

在普通市民和環保人士的強烈抗議下,廈門市政府已在周三(5月30日)宣佈緩建由台商投資的海滄PX石油化工項目。

不過這項宣佈並未使市民取消周五的示威活動。

據報道,威者佔據主要街道,高舉寫著"反對PX,保衛廈門"等字樣的橫額及標語,要求政府終止興建化工廠計劃。

其間示威者與武警發生衝突。

示威人群在數小時後和平散去。有示威者稱,市民的請願活動仍會持續數天。

熱線電話無法撥通

示威爆發後的當天下午,廈門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

副市長裴金佳表示,市政府已經決定暫緩建設PX項目,目前項目已經停工,並等待區域規劃環評的結果,預計評估會在半年內完成。

廈門政府也大量發送手機短信,促請"廣大人民群眾包括新聞界的朋友"通過正常渠道向市政府反映意見和建議。

BBC中文網記者周六(6月2日)多次嚐試撥打廈門市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熱線,但電話都處於"正在使用中"的狀態。

記者後來聯絡上人民來訪接待室,一位姓陳職員說,他們"正在收集意見,仍未統計" 。不過他承認,他們"也無法撥通"徵集辦公室熱線。



文章出處: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710000/newsid_6714400/6714425.stm

(轉)市民強烈反對 廈門緩建台資化工廠



在普通市民和環保人士的強烈抗議下,廈門市政府周三(5月30日)宣佈緩建由台商投資的海滄PX石油化工項目。

廈門民眾此前通過手機短信表達抗議,並呼籲舉行示威集會。

BBC中文網也收到一些廈門網友發來的電子郵件,表達他們對整個事件的看法,反對廈門當局在海滄PX化工項目上的作法。

新華社說,廈門市政府決定緩建投資達108億元人民幣的廈門海滄PX石油化工項目,因為廈門市政府認為有必要擴大該項目的環境評估。

廈門市常務副市長丁國炎表示,"海滄PX項目的立項和建設,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嚴格按照法定程序,經過專家的環保評估論證,已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正式審批,項目建設手續完整,程序合法。"

如何看百萬市民轉發短信抗議事件?


他說,目前停工是因為最近有學者和市民對海滄PX化工項目提出看法和建議,輿論也相當關注,因此市府決定從善如流,擴大環保評估。

《南方都市報》周二報道說,上百萬廈門市民近日都在轉發一條相同的短信,反對該市正在興建的PX化工項目。

台灣翔鷺集團已在海滄區動工投資PX項目,這種劇毒化工品一旦生產,意味著廈門全島放了一顆原子彈,廈門人民以後的生活將在白血病、畸形兒中度過。-----市民流傳的短信內容之一

這則在廈門市民中流傳的手機短信說,"台灣翔鷺集團已在海滄區動工投資PX項目,這種劇毒化工品一旦生產,意味著廈門全島放了一顆原子彈,廈門人民以後的生活將在白血病、畸形兒中度過。"

短信說:"我們要生活、我們要健康!國際組織規定這類項目要在距離城市100里以外開發,我們廈門距此項目才16公里啊!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見短信後群發給廈門所有朋友。"

據報道,短信在結尾處還涉及號召市民參加遊行示威的敏感內容。

就在星期二,中國媒體報道還引述廈門市政府官員的話說,PX化工項目將繼續興建。但星期三情況就有了突變。

態度突變

路透社報道引廈門自由撰稿人鐘小勇說:"這是一種進步。這說明當局不得不聽取人們對環保的擔憂,不僅在廈門,在全國也是這樣。"

他說:"現在沒人認為他們不會對水、空氣和土壤造成影響﹔而公眾的覺醒日益增長,這件事是人人都應關注的事,不是事不關己的事兒。"


須知,緩建並不等於停建,變數仍然存在。-----中國網民博客


官方英文《中國日報》說,預計年產80萬噸的廈門海滄PX化工項目距離廈門島僅為16公里,距離廈門市旅遊區鼓浪嶼僅為7公里。

一名廈門網友在發給BBC中文網的電子郵件中說:"廈門要建PX化學工廠,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知道了。現在那個工廠在建,政府不管大家的生存,為了錢他們什麼都做的出來。現在哪個工廠建在廈門的海滄,離廈門只有16公里,離海滄的住宅區只有1.5公里。"

另一名廈門網友則在給BBC中文網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廈門6月1日可能"有集體遊行反對在廈門建立PX項目"。


學者警告


此前已有中國學者對廈門海滄PX化工項目可能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提出警告。今年3月中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共有105名政協委員聯署議案,希望當局能在別處興建這個PX化工廠。

中國政協委員趙玉芬表示,廈門海滄PX項目生產的對二甲苯屬於危險化學品和高致癌物,對胎兒有極高的致癌率,而且嚴重影響海洋的珍貴物種。

自由撰稿人鐘小勇說,緩建並不意味著這個化工項目被取消了。他說:"這意味著政府準備停下來重新思考,該項目有可能繼續興建。"

一位中國網友王石川也在其博客中指出,"PX化工項目緩建的消息無疑讓人長噓口氣,因為誰都知道px化工項目一旦落成將帶來什麼惡果。但是,該事件的進程遠未讓人心中的石頭落地。須知,緩建並不等於停建,變數仍然存在。"




本文連結: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700000/newsid_6704100/6704165.stm